第82部分 (第1/4页)

中国明月唱片公司有自己的唱片制造厂,灌录唱片后一个星期就能生产出唱片,销往全国各地,从此就不需要通过上海百代唱片公司来发行唱片了。

以往。林子轩的唱片只能赚一点词曲的费用,大部分的利润都被百代唱片拿走了。

这种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当然。以后上海百代唱片公司也会把林子轩视为竞争对手。

公司成立,第一张唱片非常重要,要打响公司的名号,也只有孟晓冬这种红遍全国的歌星才具有强大的号召力。

林子轩为孟晓冬准备了两张唱片。

一张是精选集,也就是把以往的经典歌曲重新演绎一遍。

第二张是新歌,这一次有五首新歌。都是林子轩从后世耳熟能详的歌曲中精挑细选出来的,非常适合孟晓冬抒情的风格。

包括《在水一方》、《千言万语》、《恰似你的温柔》、《橄榄树》和《掌声响起来》。

前三首都是典型的民国范,也是孟晓冬一贯的唱腔。

《橄榄树》是一种新的尝试,这首歌脱离了一般情歌的范畴,表达了一种更为深远的情感。更执着的眷恋。

这也为孟晓冬的转型做准备,她可以演唱更多类型的歌曲。

《掌声响起来》则是感谢歌迷的歌曲,可以通过这首歌和歌迷在情感上互动,这要比平常的歌曲更有纪念意义。

难怪黎锦挥直接说林子轩偏心。

明月歌舞团其他歌星出唱片,林子轩最多写上一首或者两首歌曲,质量不算差,但绝对没有这五首歌曲那么的经典。

这种超级待遇也只有孟晓冬才会有。

于是,在外界对于绯闻和官司闹的不可开交的时候,孟晓冬则在唱片公司安静的灌录着唱片,就算是记者也找不到她。

直到《申报》上打出了大幅广告:阔别一年,天籁之音,再度来袭。

在万象广播电台的音乐节目中一直播放着孟晓冬演唱过的歌曲。

忽然有一天,一首没有听过的歌曲从收音机里传了出来。

“孤单的站在这舞台,听到掌声响起来,我的心中有无限的感慨。多少青春不在,多少情怀已更改,我还拥有你的爱。”

“像是初次的舞台,听到第一声喝彩,我的眼泪忍不住掉下来。经过多少失败,经过多少等待,告诉自己要忍耐。”

这首歌一下子打动了听众的心,就像是歌星在和歌迷直接交流一样。

这时候,他们才想到孟晓冬刚刚十六岁,却早早的就在舞台上唱戏了,其中有多少艰辛和苦楚,只有她自己心里最清楚。

正如歌中唱的那样:经过多少失败,经过多少等待,告诉自己要忍耐。

这首歌就像是孟晓冬的内心独白,她演唱的非常动情,自然能感染到听众。

凡是听过这首歌的人,再联想到小报对于孟晓冬的中伤,心中不由得为孟晓冬鸣不平,他们原本对孟晓冬或许带着娱乐的眼光看待,但此刻却感受到了孟晓冬心中的无奈和伤感。

我们或许应该做点什么。

当孟晓冬的这张唱片在全国发行之后,《掌声响起来》成为最受欢迎的歌曲。

不少人都开始谴责小报对于孟晓冬的中伤,社会舆论一下子变得非常正能量,都在同情和赞誉孟晓冬。

据说有一家恶意中伤孟晓冬的小报社被社会上的闲散人员冲进去打砸了一番。

领头的人正是法租界刚刚上位的大哥丁力。(未完待续。)

第一百九十六章 这才是真爱粉!

像一名普通的粉丝一样,当丁力看到林子轩和孟晓冬的绯闻时,心里有什么东西“哗啦”一声的碎掉了,觉得有点痛。

在闸北区卖水果那会,他就喜欢听孟晓冬的歌曲。

家里没有留声机,他就到销售唱片的铺子外边听,一边卖梨子,一边听歌,这是他生活中最为快乐的时光。

虽然他从许文强那里早已知道了这个消息,但毕竟没有真凭实据,他还没什么感觉。

然而,小报上的照片和报道让他心存的幻想破灭了。

并没有撕心裂肺的痛,只是有点难过,可想想孟晓冬并不是他什么人,即便和林子轩在一起也轮不到他来管。

他没有把珍藏的唱片扔掉,仍然继续听着孟晓冬的歌,不过总是有些东西改变了,再也回不到从前的感觉。

这段时间他甚至过的浑浑噩噩,差点没有被对手暗算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