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部分 (第1/4页)

他在了解了明星电影公司之后,才发觉自己小看了天下英雄。

民新影片公司在香港有自己的戏院,还从美国购买了先进的拍摄设备,在广州建立了片场,总资产超过50万元。

在香港电影圈,算得上是最大的电影公司了。

可和明星电影公司相比就是小巫见大巫了。

此时的明星电影公司可谓是人才济济,旗下有不少著名导演和各类明星,还有各类电影技术人才,有自己的摄影棚,可以同时拍摄四部电影,每部电影都能盈利数万元。

加上手中掌握的多家戏院,总资产早已超过了300万元。

当然,戏院方面有冯敬尧的股份,林子轩的个人资产大概有150万左右。

所以说,电影行业就是暴利,特别是在只赚不赔的情况下。

黎民维看了明星电影公司的电影,各种类型的电影都有,但很多都是娱乐消遣的片子,刻意迎合观众的观影趣味。

他和这个时代其他的有志青年一样,认为电影应该具有扬善惩恶、移风易俗之功,可以作为辅助教育,改良社会之用。

他很早就提出了“电影救国”的口号。

因此,孙仲山曾为香港民新影片公司题词“天下为公”。

不过,黎民维不得不承认,明星电影公司的电影非常成熟,很多拍摄手法值得借鉴,不愧是中国电影行业的龙头。

而且,他看到了有声电影的广阔前景,认为默片时代或许要结束了。

即便如此,他也没有放弃进军上海电影市场的决心,想要把电影公司做大做强,就要来到上海,这里才是中国电影的中心。

他想到在北平的时候,罗名佑和他提过的事情,更为有信心了。

罗名佑早就有进入电影制作行业的兴趣,只是手里没有电影创作人才。

他掌握着戏院,黎民维负责拍摄电影,两人合作,或许可以和明星电影公司一较高下。

这个提议坚定了黎民维要把民新电影公司搬到上海的念头,不是猛龙不过江,在电影这个行业,他对自己充满了自信。

他会学习明星电影公司的优点,在照顾观众兴趣的同时,潜移默化的宣传。

在看了几天电影之后,黎民维准备回到广州拍摄一部古装片,取材自《聊斋志异》,他发现上海观众对于古装神怪片非常有兴趣。

这部电影叫做《胭脂》,是民新影片公司的第一部古装长片。

如果林子轩知道黎民维的想法,一定会告诉他古装片是去年上海电影圈的流行趋势,今年已经不流行了。

今年流行杀手片,因为他的电影《杀手李昂》就要上映了。

明星电影公司引领国产片的潮流,其他电影公司跟风,这已经成为惯例。

做人就是要这么自信。(未完待续。)

第二百四十八章 试映会

经过三个月的拍摄和后期制作,《杀手李昂》就要上映了。

在这个时代,因为电影制作的粗陋,影片制作的周期比较短,有些短片几天时间就能搞定,60分钟的长片也就两到三个月的时间。

像是《西游记》这种需要武打和特效的电影,会花费半年时间左右。

《杀手李昂》这部电影没有太多的大场面,特别是在江浙战争期间,不可能在上海租界内来一场大爆炸,那会引起市民恐慌。

所以,电影的主要剧情就是围绕着杀手和小女孩展开。

因为要拿到国外放映,明星电影公司的技术人员可以说是精益求精,争取向国外的大片看齐,不能砸了公司的招牌。

林子轩举行了一场内部的试映会。

他邀请了上海各家戏院的老板和经理,以及新闻媒体一起观看,想听听各方的意见。

他自己看过电影,从后世的眼光看有点奇怪,特别是和原版的《杀手莱昂》相比较的时候,这个中国民国版的杀手故事颇为怪异。

从服装上看,杀手穿着长衫,小女孩穿着女子中学的校服。

民国时期的女校校服一般是上身穿着月白色的布褂,下身是黑色到膝的长裙,脚上是麻纱袜子,配上女式的皮鞋。

在这个时代是洋气的代名词。

到了三十年代,不少女校的校服变成了旗袍或者西式洋装。

阮玲钰在中西女校有两套校服,一套是中式的,就是布褂和长裙的搭配。还有一套是运动的时候穿的西式运动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