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部分 (第1/4页)

胡拾问他为什么不到美国去看看,福田德三说:“美国我不敢去,我怕到了美国会把我的学说完全推翻了。”

林子轩受到攻击,心情不怎么好,于是他决定把“抹黑”苏联的事业继续进行下去。

既然你们认为我抹黑了苏联,那我就认真的抹黑一次吧。

他原本想把写作《1984》的事情放一放,反正又不急,等有闲暇的时候再说不迟。

但谁让他受刺激了呢,抄一本小说的时间还是能挤出来的,也就不到三十万字。

《1984》这个故事发生在未来世界,在1984年,世界被三个超级大国所瓜分。

它们分别是大洋国、欧亚国和东亚国,三个国家之间的战争不断,国家内部社会结构被彻底打破,均实行高度集权统治。

以改变历史、改变语言、打破家庭等极端手段钳制人们的思想和本能。

以具有监视与监听功能的“电幕”控制人们的行为,以对领袖的个人崇拜和对国内外敌人的仇恨维持社会的运转。

因为奥威尔是英国人,所以他把故事背景放在了类似英国的国度,也就是大洋国。

书中的人名也是英国人名,大洋国唯一的党派叫做英格兰社会主义。

据说这是暗指英国的费边社,就是萧伯纳参加的那个社会主义团体,而且费边社于1884年创立,1984年是费边社创立100周年。

所以,整个故事看起来就像是一个发生在英国的苏联模板的故事。

林子轩没打算照抄,既然是抹黑苏联,那就做的彻底一点。

他把故事中的人名和党派名都改成苏俄模式,让整个故事看起来就像是发生在苏联一样。

他其实想把书名改成《1991》,刚好那一年苏联解体。

但真要这么做就太玄幻了,会让人觉得这本书有了诅咒的功能,还是低调一些的好。(未完待续。)

第三百三十章 老大哥在看着你

在《1984》中有很多经典的句子,比如这句“老大哥在看着你”。

老大哥是个大约四十五岁年纪的中年男人,留着浓密的黑胡子,面部线条粗犷英俊,从中可以看出斯大林的影子。

老大哥从来没有真正出现过,他只出现在屏幕上。

作为大洋国的领袖,他受到所有人的崇拜,每次人们都要毕恭毕敬的对着屏幕中的老大哥行礼,不敢做出不恭敬的神情。

因为老大哥在看着你,他无所不在。

这就是个人崇拜。

苏联在列宁时期还没有形成个人崇拜,列宁本人非常反对个人崇拜。

他强调:“领袖不是天使,不是圣人,不是英雄,而是普通的人。”

苏联的个人崇拜从1928年开始,这一年是斯大林的50岁寿辰。

从斯大林生日前几天开始,莫斯科所有公共场所、较大的建筑物都悬挂上了斯大林画像,报刊上满载歌颂斯大林的文章和诗。

在他生日那天,共有八版的《真理报》用了六版的篇幅歌颂斯大林。

斯大林被颂扬为“最伟大的领袖、是没有任何错误的完人”、“斯大林的每一句话都是代表苏联人民说出的。”

苏联的会议中有不成文的规定,斯大林出场全场必须起立鼓掌十分钟。

谁不努力鼓掌谁就是不够热爱斯大林。

要是有人敢装模作样,不用警察来查,身边的人就会检举揭发,这才是真正的无处不在。

你永远不知道身边的人谁会告发你,就算是家人也不能相信。

《1984》中还出现了一个老大哥的敌人,这个敌人有着一幅犹太人的脸型和山羊胡标记。

这里指的是苏联的领导人托洛茨基。因为托洛茨基也有山羊胡。

这个敌人跑到国外去,不仅和外国勾结,还煽动大洋国的人反对老大哥,组成一个叫做“兄弟会”的组织在大洋国国内搞间谍和阴谋活动。

1929年,托洛茨基被驱逐出苏联后不断的对斯大林进行攻击。

所以说,《1984》这部小说故事虽然放在了伦敦。但讲的还是苏联的故事。

在大洋国,有一种罪叫做思想罪,只要你有了思想,就犯了思想罪。

思想警察会通过在全国各处安装的电幕进行监控,一旦发现有人具有了思想,就会把这个人抓起人,让其彻底的消失。

这里说的“彻底”是真正的彻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