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部分 (第1/4页)

前面也说了苏联坦克是什么货色,全重不过十来吨的轻型坦克,也就比日本那三四吨重的豆丁强,而中国北方配备的都是三十到五十吨的中型和重型坦克,这一波搞进来,朱可夫立刻**了。

已经顾不上包围日军的朱可夫把兵力收缩,组成防线,后面的一万余火炮调试射击诸元,正准备对着中国坦克捅菊花,悲剧从天而降。

五百架重型螺旋桨轰炸机铺天盖地从南飞来,在苏军的炮兵阵地上面开始下蛋,听着那‘咻……咻……’的尖啸声,苏军炮兵抬起脑袋看着密密麻麻掉下来的炸弹傻眼了。

“轰……”连续不断的爆炸在苏军炮兵阵地上响起,航弹引发地面炮弹的殉爆,造成威力更大的二次爆炸,整个炮兵阵地犹如火山爆发一般涌起巨大的火焰。

远在十几公里外的朱可夫看着炮兵阵地方向的火焰,瘫坐在地,不断的说着:“完了,全完了!”

以军卡、装甲运兵车等载具运输的步兵也终于赶到,数十万以域外集团军为模板编成的新式国防军如同秋风扫落叶一般,将百万苏军一路赶出了东北,在边境上停了下来,没有跨出边境一步。

林风不想现在跟苏联死磕,后面还有机会,别看这次打的这么爽快,这是苏军本就跟日军打了大半年,筋疲力尽,又没有想到中方军队来得如此之快,兵力分散之下被中国国防军打了一个措手不及。

日军被中国国防军的战斗力吓了一大跳,前前后后不到一周时间,苏联被中**队打的惨败,毫无抵抗的被打出了东北。

植田谦吉二话不说,本来就接到了大本营的撤军命令,领着残余的五十万军队退往鸭绿江,撤到了朝鲜,在东北境内的侨民和企业等都会有双方外长来沟通处理。

说来说去,最苦逼的不是苏联,也不是日本,而是‘大满洲帝国皇帝’溥仪,被日本人抛弃了的溥仪已经在长春‘金銮殿’晕了过去,太医拿针扎了几十下都扎不醒。(未完待续。)

449、林风对话小胡子

国内的目光已经转移到了东三省,收缴伪军的武器装备,派遣行政官员接管东三省事务,建立统一的行政体系,审判汉奸等事务让国内忙得团团转。

斯大林虽然嘴里喊着要增兵,可却没有做出实际行动,一周的时间百万大军被打得毫无抵抗,斯大林心里都已经犯怵了。

更重要的是两条铁路已经不能满足更多军队的后勤,即便是现在都已经捉襟见肘,毕竟远东距离欧洲近万公里的铁路里程,运输一趟费时费力。

双方心照不宣的停火,中国要消化刚收回的东北,林风也不想跟苏联死磕,发展才是硬道理,马上就要到发战争财的时候,傻子才去打仗。

随着中日签署《新南京条约》,日本几大财团以三井财阀为首,合力为中国打造基础工业体系,而中国则向日本出口大量的矿产资源,并且不时怂恿日本南下,大片的西方殖民地等着日本去解放。

南京机场,林风携教育部、发计委、工业部、外交部、国防部等各部大批要员登上飞机,此行正是德国柏林。早在英法对德宣战前,中方驻德大使馆就与德国接洽,商议林风出访德国事宜。

德国本来一直在摇摆当中,日本跟苏联打生打死,正合小胡子的意,拖住了苏联百余万大军,小胡子都打算给日本发勋章了,没想到苏联动点真格的,日本就彻底挂了。

当知道中**队跟扫地一般将苏军扫出境内,小胡子立刻同意了林风的访问,这才是小胡子心目中的东方盟友,不能捅苏联菊花的日本,毫无用处。

专机从南京直飞柏林,途径苏联领空的时候,苏联压根就没发现,专机大摇大摆的经过波兰上空,十余架德国战斗机起飞护航。

专机特意减速,将就德国战斗机的速度,要不然就德国螺旋桨飞机,吃灰都没份。一个小时后,专机在战斗机的护航下降落在柏林机场。

迎接林风一行的是德国二号人物,德国空军司令,赫尔曼·威廉·戈林元帅,在军乐队的鼓点声和礼炮的轰鸣声中,戈林与林风握手,中德两国的报社记者拍照。

“戈林元帅,您好!”

“林风先生,您好!”

当然,林风不会德语,戈林也不会中文,翻译是少不了的,不过在这机场也没有什么好聊的,走完过场,林风上了德国准备的礼宾车。

战争时期,柏林街头随处可见德国国防军和武装党卫军的身影,尤其是党卫军,作为德国纳粹的私人武装,其除了担负一部分作战任务之外,更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