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部分 (第1/4页)

随着星卦脑拥有者体内的一只只纳米级星能虫被改造为更加强大的星卦虫,人们皆都沉浸在了“卦魂梦”中,没人会注意到会有那么一只不受星卦脑控制却被星卦脑默认存在的星卦虫混入其中,而在这之后,那个隐秘程序如同从未存在一般,彻底失去了踪迹。

自此,所有星卦脑的“后门”被邵翔有预谋的主动关闭,完成了它们的历史使命,转变成为了一个个纳米级的“路费接收者”。

重新回到客厅的邵翔,看到那依旧在表演空中飞人的三个女孩儿,不由摇了摇头,随手将地上被谢新蕊踢飞的抱枕一一捡起,坐回到沙发上,看着三个女孩儿发起呆来。

《古易经》博大精深,而那以其编写的《易卦经》也是非同寻常。

《易卦经》分四篇,其篇目命名是以《礼记。大学》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论述的“古之欲明德於天下姐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

【1】格物

格,就是确实研究清楚。“格物”就是要求人们亲历其事,亲操其物,即物穷理,增长见识。在读书中求知,在实践中求知,而后明辩事物,尽事物之理。

【2】致知

就是求为真知。从推致事物之理中,探明本心之知。如一面镜子,本来全体通明,只被事物昏蔽,暗淡不清,现在逐渐擦去灰尘,使恢复光明,有了真知。所谓知,指道德意识而言,知既至,则能明是非、善恶之辨,闻见所及,胸中了然。物格而后知至。

【3】诚意

就是要意念诚实。知既尽,则意可得而实,发于心之自然,非有所矫饰,自然能做到不欺人,亦不自欺,在“慎独”上下功夫,严格要求自己,修养德性,知至而后意诚。

【4】正心

就是要除去各种不安的情绪,不为物欲所蔽,保持心灵的安静。意不自欺,则心之本体,物不能动,而无不正。心得其正,则公正诚明,不涉感情,无所偏倚。故意诚而后心正。

【5】修身

就是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只有自身的品德端正,无偏见,无邪念,才能为人民所拥护。修身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功夫的落脚点,又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始发点。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

【6】齐家

就是要经营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只有教育好自己的家庭成员,才能教化人民。

【7】治国

就是要为政以德,实行德治,布仁政于国中。君主要像保护初生的小孩那样保护人民,以至善之德教化人民,使人民除旧布新,日新又新。统治者要使仁、敬、孝、慈、信的仁爱之风充满全国,国治而后天下平。

【8】平天下

就是要布仁政于天下,使天下太平。平天下最重要的是要求君主具有“洁矩之道”,即以度己之心度人的高尚崇高品质,作为人民的榜样。由于平天下是多方面的,这就要求君主尊老兴孝,敬长兴悌,恤孤爱民,布行仁政。君主要实行恕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坦诚至公,以德为本,举拔贤臣,提倡忠信,开源节流,以义为利,如此则能臻天下太平的境界。

……

《易卦经》初级篇为“格物致知篇”,中级篇为“诚意篇”,高级篇为“正心篇”,超级篇为“修身篇”。

不同于《礼记。大学》中所说,“格物致知”是魂修之关键,一般来讲就是“穷究事物道理,致使自心知通天理”,“从推致事物之理中,探明本心之知”,“探明了本心之知,魂海由此开启”。

星卦脑作为“魂修”和“脑修”的结合体,其拥有者一旦领悟了《易卦经》之“格物致知篇”,便可使得星卦脑灵性大增,进而借助其开辟魂海,顺利晋级为“卦魂者”。

而在晋级之后,卦魂者如果挡不住外界之诱惑,心意有偏颇,那么便会诱发星卦脑欺骗本心,无法做到“诚意”,更不用说“正心”和“修身”,如此以来,就如那司马贺一般,即便有了灵珠相助,也很难晋级。

邵翔当初之所以迟迟无法开启魂海,也正是因为灵魂残缺,无法探明本心之知。而在完成灵魂融合以及有了前世四十五年和后世二十三年的经历之后,“格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