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 (第1/4页)

少价值,没有引起他的兴奋。

谁都可以想到,这是一个有预谋的犯罪。劫财,拿把刀就可以了,为什么要使用枪呢?手中有枪支的犯罪团伙一定不是几个小毛贼的乌合之众。他们有组织地实施犯罪,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而这种枪不是自制的火药枪,而是正规的92式手枪。枪手如此猖狂,完全是他们平时有恃无恐养成的习惯。否则不至于要在凶杀中暴露枪械。

汪浩说:“动枪杀人,只为保险箱里的那点钱?我看罪犯是疯了。我想,这应该是仇杀无疑。一彤所说的现场假象问题,我同意。但是对于杀人的目的,我保留个人意见。”

汪浩刚说完,他的后脑上就被老林扇了一下。“你最好向一彤多学学,长脑子是用来思考的。知道熊是怎么死的吗?笨死的。你对于案情的分析,不是说仇杀,就是说情杀,你这种假设一文不值,我要证据,证据呢?”老林批评完汪浩,又对现场的民警说:“是谁报得案。”

一个中年妇女被带到我们眼前,她脸色惨白,还没有从惊惧中醒过神来。她说她是被雇来做家政服务的钟点工。每天早晨她会来收拾屋子,打扫卫生。早晨九点左右,她进屋见没人,还以为主人不在家。结果在收拾卧室时就发现尸体,立即报了警。

据民警介绍,死者中的中年男人是红星化学品公司的老总,名叫潘永军。 txt小说上传分享

009,此案牵扯到芮楠

009,此案牵扯到芮楠

红星化学品公司是原先的国资企业红星化学品厂,老国企,养着一万人。在企业改制中,这家国企真的改了属性,由国企转变为民企。突然从衣食无忧的国字头变成了风餐露宿的草头王,这种貌似逍遥是失去保障的代价。当时企业职工*,坐在市政府门前请愿。但是众所周知,政府决定的事基本没有回旋的可能。政府的某些意见认为,改变就必然带有阵痛。作为首批企业改制典型,更不可能否定常委会作出的决定。原因很简单,企业老了,设备旧了,负担重了,前景没了……一直处于负债经营,再发展下去就是资不抵债。尽快出手,政府还能落两个大子。收下好的,剔出孬的,就是改制的原则。

坐在办公楼内的官,他们只知道扔了手中的烫手山芋,将负担推向社会。好象属性变了,以后这一万人的生活政府便不再负责。但是政府庸能之人却忽略了这家企业内在的价值,人才优势,研发能力,厂房用地,实验室的规格。或许这些是吸引投资转型的诱饵。有时我都觉得那些穿着西装在官场中走动的官员真的很对不起他们身上那身价格不匪的衣服。当然不可能指望官员具有做生意的能力,但是这种不负责任的大贱卖思想还是要不得的。平息职工纷乱的方法只有钱,这是人性的弱点,钱最为实际,有时胜过老子娘。当时的职工都获得了一定经济补偿。再听不到反对的声音,这事就草草收场了。

这次改制,潘永军是最大的受益者。他给政府与企业职工许了很多空空的诺言。两年时间过去,他什么也没有兑现,可是人们似乎都想不起来他曾经说过什么?改制这其中他肯定使了手段,以瞒天过海的方法,将一个并不至糟糕透顶的国企推到刻不容缓的转型急先锋中,并把大量的国家资产据为已有。布下的这个弥天大谎他知道,还有一个人知道,那个人便是我的好友萧静仪名义上的男朋友芮楠先生。这个神秘的家伙他才是整桩交易的幕后推手。

这件事情我听萧静仪简单地说过,具体的过程,芮楠并没有对萧静仪说,据说,说到这些事,芮楠非但没有因这得意之作而沾沾自喜,反而表现出极大的痛苦与悲伤。他说,那一万人的口矢迟早有一天会把他给灭了。他与潘永军不过是朋友之间介绍认识,两人似乎一拍即合,经过周密计划,操纵这台企业改制的大戏。获得红星化学之后,双方并未合作下去,原因是发展政见不和。那是一个长远的目标与短期效应的矛盾,芮楠目标远,他把红星化学看成是自己的理想。而潘永军却以杀鸡取卵的方式榨取红星化学。道不同不相为谋,芮楠很失望地退出第二大股东之列,并且慷慨到不将股份折成现金,全部扔给了潘永军。做出这样的举动其实是芮楠的聪明之处,他既不能承受祸国殃民的罪孽心理,也不随着潘永军走向堕落的深渊。他选择了离,速速地离开风口浪尖,以求心理安慰与性命自保。

当然,白白地获得数亿股份的潘永军也表示出仗义的一面,给了芮楠两千万,并给芮楠一个挂职顾问的闲职,每月支付芮楠3万元工资。只是那两千万的现金要经过两年时间才能分付到帐,这是封口的钱。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