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部分 (第1/4页)

介绍完毕,杨贵妃又道:“寿昌县侯,快给我们介绍一下你这八道菜肴吧,我闻着都很香呢,我面前这道菜还很好看呢,像朵牡丹花。”

萧去病赶紧介绍起来:“回娘娘这道叫做牡丹鱼片,做法是先将鱼肉切成薄薄的鱼片,用葱白生姜,还有香橙汁和盐料酒等调味,然后再两面撒上干面粉,放到油锅里炸两次,然后摆盘就好了,这是十七岁时师父教臣的。”

顿了顿,萧去病想到皇帝吃的东西一般都要有人先试菜,而且作为厨师也有自己先吃第一口的规矩。于是又道:“陛下,娘娘,这道菜臣一年多没做了,让臣看看味道变了没有。”

说完就拿起筷子夹了一片放在嘴里,嗯,虽然做得匆忙但味道还不错。萧去病笑着道:“味道没变,跟在山上时差不多,陛下和娘娘还有三位国夫人请尝尝。”

杨贵妃立即也夹起一片置入口中,细细地咀嚼,然后眼睛里就开始放出光来,忍不住道:“真的很好吃呢,又香又脆,回味无穷,而且这个鱼片还切得这么薄。陛下你尝尝。”

李隆基和三位国夫人也夹了一片吃,同样是赞不绝口。遍尝天下美味,谁能比得过李隆基,可今日这道牡丹鱼片却是从未有的香脆,而且还不是吃腻了那种肉蔻胡椒的香味,而是鱼肉本事的清香,让他回味无穷,吃了一口想第二口。

“高将军,你也吃啊,尝尝小子的手艺。”萧去病恭谨地夹了一片放在高力士面前的盘子里:“小子还要谢谢高将军派人来教我,要不小子就睡过头了。”

高力士笑着道:“你受的伤,睡一觉就全好了?”

萧去病道:“应该好的差不多了,伤口已经愈合了。多谢高将军关心。”

八道挨个吃完一圈下来,每道菜都是他们没吃过的,色香味俱全,吃得他们口齿留香大呼过瘾。特别是当他们知道这八道菜用得都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食材,而且只放胡椒孜然和花椒等普通香料,并没有放一点肉蔻丁香等价钱昂贵的高级香料,都无不感叹萧去病不愧仙人弟子,连烹饪之道都远超常人。

萧去病心想,自己厨艺只能算中等偏上,比起御膳房那些专业厨师肯定要差上许多。之所以自己能做出他们做不出的好吃的菜肴来,其实只是沾了自己来自后世的光。

人类其实从来都不缺乏智慧还有动手能力,只是受时代思维所限,有着思维和习惯上的惯性,很难捅破那层窗户纸。好比烹饪,这些御膳房的厨师他们以前只知道煮菜和炖菜,要么就是蒸,或者烤炙。因为这是从更古的古代就传下来的,他们一路继承下来,有了路径依赖。

他们不知道其实大多数食材用热油烹饪会激发出强烈的香气。现在他们掌握了这个秘密,要不了多久就能做出比自己还好吃的菜肴来。

再比如刚到安西的时候,萧去病就发现唐朝的书籍竟然大多数都是一卷一卷的像画轴一样,无论是存放还是观看都非常不方便。那么纸张已经出来这么多年了,为什么这么久都没出现类似现代这样方方正正的线装书呢?

这说白了也是路径依赖。因为一开始中国人普遍的书是竹简,一根根竹签连在一起卷起来从上往下竖着看。后来发明了纸,但在人们的思维惯性里书还是卷起的。于是只是用纸代替了竹签,但书还是原来那个样子,卷起来像竹简。直到到了宋朝才慢慢又了线装书,但书写习惯还是竖着写,由右到左,和竹简一样。

不过正因为如此,穿越者才有了巨大的优势,虽然在很多方面智商和能力都跟古人差不多,甚至还有比如,但却不存在这个思维局限,很多观念和技术都领先这个时代很多年。如果运用得好,自然就无往而不利。

萧去病现在就在想,自己可以培训一批会做炒菜的厨师,在大唐各地开连锁酒楼,到时候一定很赚钱。萧去病是这么想的,然后他就说出了自己的打算。

“什么,你想开酒楼?”李隆基一脸诧异道。他觉得萧去病这是不务正业,自降身份。他不理解,非常不理解。

ps:可能还有一章不过也许要到很晚,也许要到明天早上。最近家里事情多,以为今天白天能有时间,结果还是有事要出门。然后晚上写得又慢。

第二十章 认亲

萧去病微笑道:“陛下,其实臣不止想开酒楼,还想做其他许多生意,什么生意赚钱就做什么生意。比如臣就打算建立一个商社进行长途贩运,自己组织人手走丝绸之路,赚昭武九国人的钱还有大食和拂菻的钱。”

李隆基不解,微有不悦道:“辅臣你不要忘了你是个将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