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部分 (第1/4页)

昨日这群幽州杂碎就跑去四海超市捣乱,开始还算克制,见我们一味退让,最后就打砸起来,抢走打坏许多东西,还伤了几个人。

到今天,又发展到在路上堵我们的人找茬。他们这分明是在试探,只怕我们越退让,这些幽州胡狗就会越得寸进尺,我们还要退让到什么时候啊?”

一百多双眼睛一下看过来,萧去病的这些亲卫,大多是都是热血青年,一心报国立功,现在却受到如此不公平对待,每天还要被一帮宵小欺辱。

他们本就年轻气盛,哪里受得了这些,这些天,大多数人心中未免没有离开或放弃的想法。但既然现在还坚持留下来,并且保持克制,基本是出于对萧去病的崇拜和信任,相信萧去病能解决此事。

四海商社的一些员工则走了一成多,剩下的人则因为四海商社超高的福利和新奇友爱的环境留了下来。

他们中有很多是其他店铺的伙计丫鬟,哪曾见过一家商铺的东家对员工这么好的。待遇好就不说了,还不打不骂,给予每名员工公平的机会,工作做得好有奖励,如果有好的点子和建议一经采用更是会得到提拔和重用;

晚上还安排先生教大家认字和算术,平时工作之余,还组织各种游戏和活动,安排说书先生给大家说书。东家和主母对一名最普通的员工也没有一点架子,没结婚的还说到时候结婚了要请他们喝喜酒。

这就是拿他们当一家人当亲人了。梁国公那么高的身份,贵妃的弟弟,统领整个长安的禁军,换做别的东家,想都别想。

可恨的是,现在他们刚把四海商社当成自己的家,四海商社也经营得越来越好,却要被人给生生抢走!

李晟神色严肃地环视了一下众人,温言安慰道:“萧将军和李学士要我们暂且退让,不是说我们就怕了他们,而是要借这个机会,跳出长安这个泥沼,脱身去别处发展。

我们今日所受的委屈,他日一定百倍奉还给他们,这点大家一定要相信萧将军。大家在忍几天就好,陛下的气也该消了。而且,今天萧将军就会向陛下提出去往洛阳。”(未完待续。)

第一百四十二章 见龙在田

大明宫,蓬莱殿,杨贵妃看到萧去病愁眉不展,笑着问道:“辅臣,怎么有心事?”

萧去病难过道:“陛下,阿姐,去病之前一直在山中修道,师父要我辅弼陛下,去病也想有一番作为,为大唐做一些事情。

但毕竟初入红尘,涉世不深,做事又只凭本心而已,不懂得圆融转寰,以致屡次违逆陛下。

之后又因为大唐金银币的事情,得罪了满朝大臣,在出征宥州又得罪了各内附部族。去病就是愣头青一个,现在满朝大臣和各族使节都容不下我。

去病单身一人倒没什么,有阿姐庇护,陛下又宽宏肯原谅去病的过失,倒也无忧。可是那些跟着去病的亲卫和四海商社的员工,却要无辜受到牵连,因此心中难过。”

杨贵妃闻言,满是柔情地看了一眼李隆基,娇憨道:“三郎,这几天来,你也看到了,辅臣已经知错了,三郎也该消气了,就饶过辅臣吧!”

李隆基笑得开心得意,自从那天看到萧去病跪在地上被玉环拿荆条打,他的气消得差不多了,而且还说不出的快意。

因为他从萧去病的眼中再也没看到那种高高在上,藐视众生,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感觉,萧去病终于在自己面前低下了他高贵的头颅。

你仙家弟子又怎么样,还不是要在我这个皇帝面前屈服,这种成就感比在大殿上接受几万人朝拜还让他高兴。

其实李隆基不知道是,萧去病之所以那样,只是认同并感激杨贵妃对自己的好而已,跟他一点关系没有。

至于后面的事情,则纯粹是李隆基的恶趣味罢了,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做给天下人看的。

这个时候。看到萧去病说的这么可怜,李隆基心里那种操纵一切的优越感和满足感就噌噌地往上冒,开心笑过之后,李隆基酝酿出一个严厉又语重心长的表情,道:“知道自己的错处就好。

年轻人有理想,有抱负。想有一番作为这些都不是坏事,但世上的事情哪能都由着本心直来直去。别说是你,就连朕,就连太宗高宗皇帝做事也不能随心所欲。

每件事情,在做之前,总要考虑方方面面的结果,找到其中的平衡点,要讲究制衡,再徐徐图之。就这样也不一定能够做成,就更别说像你这样了。

就说这次禁恶钱,若是有玉环这各关系,朕又保着你,只怕早就被满朝大臣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