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部分 (第1/4页)

对付骑兵,步兵军阵一般都会摆放的比较密集,胡人骑兵一轮弓箭射过以后,无论如何都能够对步兵军阵造成一定的伤亡。而若是有这个藤甲的话,胡人的骑射就不能对汉军造成伤害,缺少了箭矢的威胁,胡人骑兵的威力就小了很多,若是再加上诸葛连弩和诸葛枪的配合,凭借着胡人那些骑兵想强冲身穿藤甲的步兵军阵,和找死没有区别。

诸葛亮的眼光自然能够明白这藤甲的意义,只要不遇到火攻,藤甲就算是无敌的存在。雍州平原多少狭窄的地方适合火攻,藤甲兵不需要太多的顾忌,实用性要远比在南中强得多。

“太子殿下,这样的藤甲,一共有多少?”现在诸葛亮最担心的就是藤甲数目太少,而且制造周期又长,无法装备大军形成战斗力。

阿斗伸出三个手指头:“一共有三万副。”

—————

回家了,明天恢复稳定更新了。求下月票。(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c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四卷 登基 第九十八章 定计

竟然有三万副藤甲!”诸葛亮那波澜不惊的脸上挂容。

藤甲的实用性很强,不过却是需要十几二十年才能够制成一副。所以诸葛亮最担心的是藤甲数量太少,无法形成战斗力。不过如今既然有三万藤甲,足可以装备三万大军。三万人放到哪里,都是一股很强大的战斗力。更何况这三万人还是各个刀枪不入。

“丞相,我想走子午谷。

”阿斗突然开口说道。

“走子午谷?”诸葛亮一愣,而后马上明白过来,阿斗这是要带领藤甲兵走子午谷突袭兵围长安的胡人联军。

子午谷距离长最近,而且道路险阻,一般走子午谷肯定是为了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不过同样因为子午谷道路难行,顶多能够维持五千人马行军,如今围城胡人士兵可是有几十万,五千人出现在长安城下,根本难以起到作用。

诸葛亮摇了摇头:“太子殿,此事还是循序渐进的好。如今胡人大军遍布在雍州,我们还是应当出祁山,慢慢向东推进。而且还可以配合陛下长安城中大军两面夹击胡人。”

“丞相,我这次想将胡人的兵马全都留在雍州,一个也别放跑了!若是出祁山,胡人必有察觉,若是胡人提前跑掉了,日后必成大患。”

“子午谷道路难行,顶多能够有五人通行,如何能挡得住胡人几十万大军?你仅仅凭着五千人马,就算胡人想跑,也拦不住!”诸葛亮开口说道。

“丞相错了,不是五千是三万!”阿斗笑着说道。

“三万?”诸葛亮愣了愣。而后马明白过来:“你说地是三万藤甲兵?”

“不错。就是三万藤甲兵。这藤甲刀枪不:避箭矢。正是胡人骑兵地可行。只要站好阵势是十万胡人大军。也无法冲垮三万藤甲兵地阵势!”

“太子殿下。子午谷地道路本无法容许三万人行军。仅仅粮草就供应不上。”

“丞相。这藤甲比一般地铠甲轻了许多。身穿藤甲就是说可以多带不少地粮食。”阿斗答道。

“那也不可。即便是能够多带粮草。但是子午谷内道路难行。三万人走出谷。恐怕要减员两成以上!而且山路难行。哪怕是成功地走出了子午谷会后继无力。疲惫不堪以作战。”

“这个丞相就更不用担心了。我南征地时候曾经收降了一银冶洞洞主名叫杨锋。杨锋麾下有三万大军披甲执戈。穿山越岭如履平地。所以我想以这三万人身披藤甲。走子午谷突袭胡人。”

“太子殿下,这三万人到底是蛮人,缺乏训练,战力难比我军精锐,恐怕难以担当此重任。”

“丞相,我准备在明年四月份的时候出兵子午谷,五月份时候到达长安,从现在开始到明年四月这段时间正好可以训练这三万蛮兵。而且马良那边也需要时间来制造箭矢,而且我想丞相你那边也需要时间调配粮草和兵马吧。”

诸葛亮点了点头,雍州仅仅三胡加起来就有四十万,所以这次支援雍州,最少要派十万人马。而诸葛亮也计算过,除了汉中留守的一些人马以外,还需要加上阿斗刚刚带回来的南征大军、江州张任处调来了两万人,再加上一些蛮族士兵,凑十五万人是绝对没有问题的。而关键的是十五万人的粮草问题。

今年无论是汉中还是西川都没有遭到大灾,粮食算得上是丰收,最近刚刚收上来的新粮正好可以用来解决这次出兵支援刘备的粮草问题。但是无论是粮草的调配,还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