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部分 (第1/4页)

秦信芳嘴角一翘道:“彭丹把守内阁多年,又为首辅,而其他三位阁老分别代表刑部,兵部和吏部,跟彭丹所代表的户部一直互为犄角。现在还好,再过几年,焉知他们不会联合起来把持朝政?而且大楚的教育和农业也该往前走一步了。”

“你大师伯管着翰林院,对地方教育研究了近二十年,跟欧阳尚书是好友,由他顶替我的位置,不仅可以拦着其余四位内阁结盟,更可以让大楚的教育更进一步。”

“而且我和你大师伯说好了,他退下后会举荐成尚书。到时候要变的就是农桑水利了。”

“所以成尚书会支持大师伯?”

秦信芳颔首,这是他与成尚书达成的协议。

成尚书是工部尚书,是六大尚书中难得的务实派,前两年刚从工部左侍郎提为尚书,他一直着力在改进水稻种子上,已然有了进步。

但因户部拨款的原因,培育出来的水稻一直不能大范围的播种实验。

如果没有两年的大量播种实验数据,他是不敢推广的,朝廷也不敢让百姓大量播种。

所以他需要更多的话语权,为自己,也为工部争取资本。

他才升尚书不久,想要升入内阁很难,所以不如先提名,让给金万,金万退下后再提名他,到时候几率就大了。

秦信芳的政治资源除了部分留给顾景云外,他大部分都交给了金万,而金万以后会交给成尚书。

这些资源可以给他们的上升提供一定的保证。

他不知道成尚书之后他肯不肯把资源倾斜到他未来女婿和外孙身上,但他们欠下的人情却一定会在。

只要他们能够保持本心,在皇帝英明的情况下,这两份人情就坏不了。

这也是秦信芳给妞妞留下的保障。

若成尚书像顾怀瑾一样忘恩负义,他自然也有后手对付他,何况顾景云也不是吃素的。

秦信芳去年便决定要致仕,这一年的时间便是在做布置,他总要给顾景云和妞妞留下些东西,让他们将来想用时能有资源可用。

可是他又不能因私废公,想要两者兼得,他可是将朝中上下文武大臣都筛选了一遍。

金万不必说,他已年逾六十,品性能力都摆在那里,家中子侄虽没有特别优秀的,却也不拖后腿。

对于大师兄,秦信芳还是放心的。

而成尚书则是他最后选定的第二接班人,也是安排的第二步棋。

对方现在的人品能力同样信得过,但人心与朝堂的变化就如同天中风云,向来变幻无穷,人可以去推测,却不能笃定。

所以他现在也只是在尽人事,结果能否像他设想的那样就看天命了。

俩人说完正事,便听得外面烟花炸响,安安和妞妞“哇”的一声惊叫出来,拔腿就要往外跑。

顾景云和秦信芳眼疾手快的扯住她们的衣领,“我们带你们去看,可不能乱跑,外面可是有坏人的。”

黎宝璐也扯着何子佩去看烟花,正巧碰到东风南风他们带着曲维贞和曲静翕找来,便一起站在花棚门口看。

顾景云抱着安安,秦信芳则抱着妞妞让她站在高台上,一手扶着她,一手去护着差点被人群挤到的何子佩。

妞妞和安安哇哇的大叫着,拍得手掌都快红了。

下人们很快围成一堵人墙,将主子们拦在里面,不让拥挤的人群挤到他们。

顾景云见黎宝璐看得认真,眼中异彩连连,便低声道:“待过年我们多买些烟花来放。”

黎宝璐摇头,“污染太大了,看朝廷烧的就行。”

这个时代不是谁都买得起烟花燃放的,而每年除夕,元宵和中秋朝廷和皇宫都会燃放烟花,普通百姓都是跑来看它们放的。

一些富贵之家也会买,特别是一些世家和权贵,每年还有斗烟花的,而且因为地理位置的原因,烟花燃放离他们家都不远。

看别人家放的就行,黎宝璐没打算在大气污染上添力。

但她也不反对别人燃放烟花,因为那是表达喜悦的一种方式,烟花在一定程度上来说也是艺术。

看完烟花,黎宝璐才跟顾景云咬耳朵,说舅母心情抑郁的事。

顾景云微微蹙眉,不动声色的看了舅舅和舅母一眼,见俩人正扶着妞妞下高台,俩人之前依然亲密无间,那看来问题不出在舅舅身上。

顾景云扫了妞妞一眼,见舅舅舅母望着她的眼神皆是慈爱不已,并不见忧愁。

丈夫女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