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 (第1/4页)

其实,昨ri他和蔡琰在他的院子的时候,蔡邕和自己的父亲品茶时受到信。叫蔡邕回洛阳,好像朝廷要诏用他。只是他们两个孩子还不知道,现在才知道。

秦峰很着急,额头都冒汗了。更是叫蔡邕好笑,不过也是很满意,他以为秦峰是不想蔡琰离开,不由调笑道:“贤侄不是说过两情若在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吗?怎会如此儿女姿态!”说完还装作生气的样子。

他哪知道秦峰在意的是他,明知历史的他知道,这次回去蔡邕被叫编写汉史。虽说不会有什么事,但蔡邕那个脾气,到了洛阳不知会得罪多少人。而且如果历史不变的话,没个几年天下就要大乱了,到时候董卓进京,还还不知会发生什么。

可是明知道又不能说,这感觉,真真是像吃了黄连般。蔡琰也看到秦峰的表现,心里甜滋滋的,自从那ri之后,她幼小的心里就深深印下了秦峰的身影。不由安慰道:“没事的,峰哥哥,你可以随时来洛阳啊,又不远的。”

无可奈何了,秦峰真的不知道怎样才好了,求救似地看看父亲。其实秦肃也以为儿子是放不下蔡琰,看着儿子的样子,秦肃好笑道:“蔡公不如再盘桓一ri,时间也不是很急,就让这两孩子告个别。而且峰儿还没有字,不如就由蔡公起。”

为了儿子,秦肃找了个很好的借口把蔡邕又留了一ri。而秦峰知道自己得好好谋划一下,不然可就有些不妙了。

所以,秦峰一整天都呆在自己的屋子里想办法,而蔡琰在旁边陪着他都没心情。可是,这次他就算再拥有几千年知识都不管用了,那是皇帝征召的啊,没有人比皇帝大,他想了一天也无计可施。

晚上,无jing打采的回到大堂陪蔡邕和父亲用膳。看到秦峰这个样子,他们还以为两个孩子玩得太累,就没有计较。只有蔡琰面露深深的担心,可是却也不知道怎么说。蔡邕在宴席上告诉他,字已经取好了,这才引起秦峰一点兴趣。毕竟古代大部分人都是叫人家字的,他很好奇,蔡邕会给他起个什么字。

见秦峰被吊起胃口,蔡邕不由笑道:“听你父亲说你出生时有异像,大风卷起,百年难遇,而你又是子时出生,就叫子风,如何?”秦峰喃喃道:“秦峰,秦子风,还不错哟。”

听得秦肃和蔡邕又是一番大笑,搞得秦峰有些不明所以,不过由于没想出办法留下蔡邕的郁闷倒是有些散去,好像是他们影响了自己。

次ri早晨,蔡邕父女真得离开了,在依依不舍中,秦峰在父亲的陪伴下,把蔡邕父女送至十里长亭。秦峰又剽窃了一首诗送给蔡琰,让小昭姬在离开之际还哭了。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晨风拂柳笛声残,朝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问君此去几时还,来时莫徘徊。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朝阳渐渐洒满长亭,越升越高,秦峰看着远方早已消失的身影,有点点惶惶然。才片刻居然会生出思念的感觉,难以名状。秦肃看着儿子,不知道说些什么,深深叹了口气,转身离开,他相信自己的儿子。

“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秦峰也不再远视,留下一句心里话。不知怎的,他感觉和蔡琰在一起没那么容易。

来往颍川的宾客走了,蔡琰和她的父亲也离开了,老师郑玄也在这几天离去了,秦氏府中重新恢复和往常一样的平静。

回到家的秦峰感到了时间的紧迫,就暂时把蔡琰的事放下。

现在是光和二年,再有五年,举世震惊的黄巾大起义就要开始了。三国乱世即将来临,早做谋划很有必要。

所以,次ri清晨,在习武过后,整理一番。秦峰找到父亲,准备摊牌,不然就凭他一个小孩子是不能改变什么的。家族的力量很重要,尤其是在古代。

在书房,告诉了父亲自己的打算,父子畅谈了很久,许久才离开。

这几年里,自己已经将家里的藏书看了不止一遍,结合自己三世为人的理解力,布局谋划的能力估计和那些顶级的谋士也差不了多少,现在缺少的是实践。

而且,这几年间,他发现自己好像有传说的那种过目不忘的本事。不仅仅在读书上,就连家传的武功心法都了然于胸,虽然有的地方不是很理解,可是记忆里已经留下了。读书方面,现在的他已经不用再死读什么书了,就连自己的老师郑玄都说自己没什么可以教的了,得自己去感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