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部分 (第1/4页)

这一趟虽然损失了姜啸之的战马,好在人没有出大事。而且经过这趟险情,姜啸之心里有了别的想法。

“昨晚我看见了僮人,他们一个个攀援着藤蔓,像猴子荡秋千,难怪行动如此便捷,比咱们骑马还方便。”姜啸之说到这儿,停了停,“所以我就想,若斩断了这些藤蔓,是不是,就像斩断了僮人的手脚一样?”

听他这么一说,其余人才恍然大悟!

“这是个办法!”游麟重重点头,“如果没有藤蔓,僮人就无法迅速传递消息,也无法在最快时间集中起来攻击我们。”

姜啸之又道:“而且你们注意到没有?谷底藤蔓多,初看皆绕作一团,其实是好几根缠在一根大藤上面,所以只要找准了主藤,砍断一根,其余的就都落下来了。”

“这么一来,僮人失去了自然的帮手,也就无可奈何了!”游迅说。

丁威却道:“那些藤蔓,大的有牛身那么粗,用刀砍,怕是砍不断。”

“砍不断就拿火烧,烧不了就拿炮轰!”姜啸之干脆地说,“之前阿迅提到过神机大炮,他说的对。这种东西此刻不用,更待何时?”

另外,游麟还提出,做这种砍藤蔓的工作,不能只依靠他们这五千人,此地有著名的皖州狼土兵,是皖州本地民兵,单纯野地作战,狼土兵比王师更顶用,他们性格凶悍,刀法娴熟,又有南方四县特有的不怕死的蛮劲,而且熟知地形,更容易判断出主藤的方位。如果有狼土兵进密林来协助他们,必定事半功倍。

说干就干,丁威领命出了丛林,去向皖州知州要求狼土兵的协助,游迅则去往紧邻的浙州,调取本用于防范海盗入侵的神机大炮,剩下的人,则立即着手斩断藤蔓,开拓前路。

这一趟,真真的辛苦,包括姜啸之在内,身先士卒,也在开路的队伍里。这比打仗更加疲惫,是彻头彻尾的体力活,虽然多数地方的藤条三两下就能砍断,可有时候遇到牛腰粗大的藤蔓,就得用火烧。后来神机大炮到了,几处被缠绕的藤蔓阻隔的重要路段,这才找到了打通的办法。

……连藤谷内炮声隆隆,神机炮手发射神铳,双头铜铳炮无虚发,僮人受了极大的惊吓,没有抵抗多久,就作鸟兽散了。

这一役,非常辛苦,但意义重大,一想到他们竟然在皖州丛林打下一条血路,每个人心中都欣喜不已:他们狄人,果然是战无不胜的!

有姜啸之在,没有任何敌人能够阻拦他们!

然后,摆在王师面前的局面就成了:究竟是要一直追赶,打到僮人的老巢核心,彻底剿灭这些土著,还是继续向前,打通到达楚州的道路就可以了。

小部分人的意见是,趁胜追击,一直打到僮人大土司的老巢去,活捉土司,把他送去华胤受审。

但姜啸之不同意这个建议。

“咱们是来南方平叛的,重点在楚州,不在皖州丛林里。”姜啸之看看他们,“昨天僮人土司已经派人送来消息,主动求饶,我觉得这就可以了,他们已经逃进密林深处,不会妨碍咱们行军了,从这儿再走两天,就出了丛林,到达楚州。在这儿耗损太多的兵力,不划算。”

他说到这儿,笑起来:“人家在这儿土生土长几百年,现在也示弱了,咱们还非要剿灭得干干净净,这就太过分了,也不可能真正成功。又不是白人对付印第安人,我们也不是来殖民的,逼人太甚不会有好处。”

既然姜啸之这么说,于是其余人也就没有异议了。

朝廷的兵马攻下皖州丛林一事,第一时间报到了元晟面前。

众人皆吃了一惊,谁也没想到,姜啸之竟然能从密林里生生辟出一条道路来。

“这小子,果真了得……”他身边那两个,其中一个喃喃道,他本以为这次僮人能够把朝廷兵马阻拦在皖州。

这两个人,一个叫靳重义,一个叫靳重光,是兄弟俩,但他们原本不姓靳。

他们的父亲,曾经是大齐金斧钺靳仲安的部下,因为不甘主帅冤死,他劫法场不成,遂放弃了官职,流落江湖,做了山贼。但是当元晟举起复齐义军大旗时,他又把膝下的两个儿子送到了元晟身边。

这两个人,多年来一直是元晟的左膀右臂,可以说,复齐的主力军,就掌握在他们俩的手里。

最近楚州的叛乱,就是他们掀起的。这是复齐义军点燃的第一把火。

“僮人土司送来消息,他无力阻挡狄虏进程,因此向我们致歉。”元晟将书信交给那两个,“看来,姜啸之真把他们吓破了胆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