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部分 (第1/4页)

广场被阿根廷人视为共和国的神经中枢,其前身是“大广场”或称玫瑰宫——阿根廷总统府 2008年11月26日摄183方 五月金字塔 2008年11月26日摄参加过马岛战争的阿方军人在五月广场驻扎抗议 2008年11月26日摄“胜利广场”,它是阿根廷的象征。五月广场中心矗立着一座金字塔形纪念碑,叫做五月金字塔。塔高13米,洁白的塔身四面是阿根廷国徽的浮雕,朝东的一面刻有一行金色大字:1810年5月25日。塔顶站立着罗马神话中女神蓓罗娜的雕像,象征着自由解放。广场西面的一座白色两层建筑,正中是钟楼,拱形门廊分列两翼,具有典型的西班牙殖民时代风格。这座白楼建于1711年,曾是殖民时期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市政厅。首都大教堂内圣马丁灵柩和守灵的马丁军士兵 2008年11月26日摄参加过马岛战争的阿方军人在五月广场驻扎抗议做的广告牌 2008年11月26日摄广场的东面是著名的玫瑰宫——阿根廷总统府。它整体呈玫瑰色,只有三层楼,但跨度很大,占据了整个广场东侧底线。这是一座意式风格的建筑,建成于18世纪末,曾是邮政总局,后来扩建成总统府。总统府的正门开在大厦的北面,门前是代表共和国4个支柱的组雕:农业、商业、科学和劳动。只有迎接贵宾时才使用正门,平时官员和老百姓都走对着广场的旁门。玫瑰宫的白厅是举行重要仪式的地方,如总统就职、政府部长宣誓、外国大使递交国书等。荣誉厅里陈列着历届总统的半身塑像。现今玫瑰宫的所在地最早是西班牙人的布宜诺斯艾利斯城堡,19世纪初拆除后,建起布宜诺斯艾利斯新海关,1894年也被拆除。1957年,阿根廷政府建立总统府博物馆,包括城堡和新海关遗址及玫瑰宫,接待公众参观。导游说,曾有中国游客来参观玫瑰宫时说,这个总统府,还不如我们中国一个镇政府气派呢!从广场看玫瑰宫,确实不那么有总统府的气势。但毕竟协调、精致、富有特色,还有人文文化底蕴。广场北边的大道外侧是首都大教堂。阿根廷“国父”圣马丁就长眠在这里。1950年圣马丁逝世100周年时,教堂外墙上点燃了长明灯,被称作“阿根廷的火焰”。长明灯下铜质铭牌上刻写着:“这里安放着圣马丁将军和独立战争中其他无名英雄的遗骨。向他们致敬!”圣马丁将军的铜棺安放在黑色大理石基座上,在同一个厅内,还有圣马丁的两位战友的墓葬和一个无名战士墓。导游说,这里其实只是圣马丁的衣冠冢。大厅门口由着盛装礼服的马丁军士兵站岗。据说,一直到现在,阿根廷所有重要的国家仪式,都由马丁军士兵负责。 广场上人不多,却有几块很醒目的标语牌,还有一个显然是临时驻扎的帐篷。导游说,这是参加过马尔维纳斯群岛战争的士兵在这里抗议示威。战185布宜诺斯艾利斯建城纪念碑方尖碑 2008年11月26日摄争之后,很多参加过马岛战争的军人的福利未能很好解决,有些人现在甚至生活无着,已经在这里抗议很长时间了。到阿根廷,最被推崇购方 买的一是玫瑰油,一是皮衣皮具。导游带我们到布宜诺斯艾利斯最繁华的步行商业街佛罗里达大街,这条商业街长不足2千米,阿根廷国内一些著名品牌的老商号这里都有,伦敦、巴黎等许多国际著名的大公司在这里设有分号。在大街上溜达,不时有店员用极不标准的汉语说:“看一看”、“便宜”、“小牛皮”……在一家皮具店,一位年轻的女店员主动过来,用比较流利的汉语问我们“是中国哪里的”,能问出这样的问题,说明她的汉语应该不错,但她的长相不像是中国人。我们告诉她是从北京来的,她露出惊异的神色说“哦,北京奥运会”。我问她是从哪里学的汉语,回答是在旅游学校学的。导游很人性化,告诉我们,这里的东西比较贵,要买玫瑰油,她能从专门店以批发价进,每瓶30美元,比这里便宜5美元。我们就把这个“任务”交给她了。砍价在这里,不是很通行的。同行的帅哥执意要买件皮衣,完全靠肢体语言居然能和店员讨价还价半天,210阿币一件的皮夹克,硬被他以180元买下。不得不承认,中国人经商的才能,在砍价上往往发挥得淋漓尽致。布宜诺斯艾利斯的七月九日路,有24个车道,中间有绿化带隔离,号称世界第一宽马路 2008年11月26日摄走马观花巴阿秘之十一莫雷诺活冰川每天移动30厘米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走马观花巴阿秘(6)

11月26日下午,从布宜诺斯艾利斯飞巴塔哥尼亚大冰川市卡拉法特镇,那里的冰川,号称世界第三大冰川,且是全球少数几个活冰川之一。从飞机上看,一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