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部分 (第1/4页)

有条专用道路,道边是提示牌,一直往里开就是。

拐进小路没多久,看到前面停着三辆车。再往前站着许多人,有人在吵在喊,边上有俩拿摄象机的,还一个拿照相机的。

这是什么情况?

宁长春赶忙停车,小步跑过去。

在福利院门口吵架,还有人拍照录象,肯定不是小事!

宁长春是来找院长办事的,假如有人捣乱,那是一定要制止!

走进去稍稍观察下、又是听了下双方的争吵话语,就目前而言,双方算是势均力敌,没有谁吃亏。

宁长春刚想说话,远处响起警笛声,来了辆警用面包车,下来三个年轻警察,大步走进来说:“停,停,停!”

警察一到场,两方人都来说事情经过。

警察练的是眼观六路,一眼看见三个拿拍摄器材的家伙,觉得有点问题。一名警察走过去问:“你们是干什么呢?”

有个拿摄象机的男人拿出工作证:“我是省台记者。”

“记者?”那警察低头看证件,再拿着回去给另一个人看。

一般出警,一名正式警察带两名辅警一起行动。辅警没有执法权力,如果你看到辅警做出处罚行为,可以先告他。

以前辅警没有编号,有很多地方的辅警需要自己出钱购置警用装备,出勤时借用正式警察的服装,主要是警号,那是警察身份的证明。

现在大多辅警有自己的编号,第一个字母是f。

先前那名辅警拿回来记者证,正式警察接过看上一看,觉得事情有点麻烦。

新闻里常有警察撕记者证一类事情发生,其实不多见,真正的情况是,就算是咱俩有仇,我也没必要给自己拉这么大仇恨,公然撕毁别人证件,根本就是向全国人民高喊向我开炮。

当然,总有些头脑发热、极度膨胀的白痴做出某些傻缺行为,比如公然开枪、公然骂人、公然撕毁别人证件什么的,那根本是自找倒霉。

正常人不会自找倒霉。

这位警察让辅警去跟吵架双方说话,他自己把证件还回来,询问想要采访什么内容。

记者也不瞒他,说:“我们怀疑这家福利院有倒卖小孩的情况存在。”

“什么?”那警察直接不淡定了:“话可不能乱说,你有证据么?”

如果你是记者,会不会直接说出采访目的?答案是不会,你会担心警察干涉你要做的事情。可更真实的情况是,一个在省级电视台供职的记者,一面想着抓到大新闻大热点,一面还知晓行内一些规矩一些潜规则,比如,所有的采访报道,必须要过审才能发送出去,而怎么才能过审?

不但是过了主编的审,遇到一些敏感事情,或是涉及到某些部门的事情,都是要找人汇报的。否则,要是你忽然刊登出某些事情,触动到某些人,造成很坏的大影响,责任算谁的?

当然,这种汇报多发在全国性大事和自家一亩三分地里。如果是外地敏感事件,那就太好了,只管报道、凶勐报道,有本事来跨省。

这记者是省台某民生节目的在编人员,知道福利院是敏感单位,可这个题材又是特别好,所以及早说出,然后呢,我采访我的,你们折腾你们的,能不能报道出去……那是以后的事。

如果他是国字头的新闻记者,那就牛了,可以无视这名小警察的问话……

想成长么?首先要认清自己的位置,明白所处的环境,做出短时间内你认为最好的决定。

听到警察问话,那记者说:“这个你要问刘先生,就是那个人。”指着人群最前方,跟辅警说话的青年。(未完待续。。)

556 我真有一堆小田衣服

刘先生大概三十多岁,身边是个年轻少妇,俩人都是愤怒表情向警察说着什么,辅警制止道:“是不是无法调解?”

这辅警也是个棒槌,人家孩子没了,你还调解?虽然他就是说个流程套话,可场合不对,少妇指着他鼻子大骂国骂,就是特别难听的我怎么怎么你家亲戚那个,后面跟着:“你妈丢了,你还调解是吧?”

小警察知道说错话,可对方说的特别难听,脸色也是沉了下来。

后面的正式警察几步跑过来:“上车,你们都上车,回所里说。”

带上两个正主上警车,其余人等自己坐车过去。

不到五分钟,福利院门口空了,只剩下张怕和宁长春、以及他们那辆车。

宁长春上下打量张怕,张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