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部分 (第1/4页)

“谁说高炮就只能打fei机?”杨丰举着望远镜,看着远处被硝烟吞没的日军,一脸得意地对一旁的孙立人说道。

“你节约点炮弹吧!再有这么一次炮击,咱们带来的炮弹就打光了。”孙立人面无表情地说。

“没事,不就是37炮弹嘛!我储备了几十万发,过些日子准备换新型炮弹,现在正好清理清理仓库,一会儿运输机就会运来。”杨丰毫不在意地说。

而他对面的第八师团长中村孝太郎一口血差点吐出来,他正一脸赞许地拿望远镜,等着前面的皇军冲破支那防线呢!然后转眼间皇军就没了,这是什么炮击?这是多少门炮?谁见过一分钟内砸下上千发炮弹的炮击,虽说精度比较差,可架不住密度高。

尤其是这些炮弹绝大多数都是凌空爆炸,四散飞射的弹片织成了一片死亡的铁网,硝烟散去,中村将军看着前沿阵地上,零零星星还能看见站着的百十名皇军士兵的身影,没吐血真得已经很不错了。

原本热闹的战场一下沉寂下来,正在进攻中的日军真被这种高密度的炮击给打怕了,这比152毫米重炮还恐怖,一分钟时间里头顶就像火山喷出的岩浆一样恐怖。

别说他们了。就连冯占海这边的守军都吓懵了,转眼功夫他们前面密密麻麻的日军士兵就变成了密密麻麻的尸体,老土匪们谁见识过这种打法?

接下来整整一天里,进攻的日军也没能恢复士气,虽然杨丰并没有再一次拿高炮玩弹药平推,但日军始终提心吊胆。生怕噩梦一样的场面会降临到自己头上。

多伦三面环山,只有两条公路分别从围场和丰宁过来,围场那条算大路,丰宁那条是小路,因为边界划分的限制,孙殿英反而无法在山区布置防线,但他也有优势,那就是多伦外围遍布的河道水网,甚至还有大大小小的湖泊。形成天然的屏障,他只需要堵住水网的空隙就可以了。

这也就造成了日军的攻击面过于狭窄,一旦遭到炮击损失也就是巨大的,虽然这也使得守军防线过长,可问题是杨丰的炮兵是纯机械化的,不论哪里出现危险,都可以以最快的速度支援。

日军冒着炮火进攻了一天,除了丢下近千具尸体外一无所获。

就在多伦双方大战的时候。孙殿英也开始向南攻击。

“兄弟们,老子正愁没机会跟这些王八蛋决战一场。现在他们自己送上门了,只要咱们打赢这一仗,阴山北边就是咱们说了算,到时候要地有地,要女人有女人,咱们也尝尝当蒙古王的滋味!”孙殿英如此对他的手下们说。

一帮老土匪自然群情激奋。他们这一年多尝到了屯垦的甜头,以前跟孙殿英混只为吃饱饭,现在已经不单单是吃饱饭了,手头上甚至都还有零花钱,这样的好日子谁不喜欢。现在有人要动他们的老本,那自然得拼命。

孙殿英玩得是滚筒战术,五万大军步步为营,就像一只沉重的巨象一般,一点点向前挪动,他不缺吃的,屯垦点撤退时带着足够的粮食,这百十公里他就是挪一个月也不会饿着,也不缺弹药,杨丰的运输机别的不好说,子弹还不是轻而易举,再加上得知杨丰赶到后,多伦已经危险不大,那就更不着急了。

他们不着急日军同样不着急,他们的任务就是拖住孙殿英,只要别让他在攻下多伦前赶回去就行,等拿下多伦彻底封死了所有退路,然后再慢慢收拾也不迟。

就在察北大战的时候,北平也闹翻了天,孙殿英打成什么样,那些资本家们可能不关心,可杨丰上了战场就不一样了,万一他出点意外,还不知道得有多少人破产,原本最怕打仗的资本家们,现在一反常态,全部涌到何应钦那里,要求他赶紧想办法解决多伦的战事。

“何委员长,多伦都打成这样了,国民政府就不能拿出点措施来,德王这属于叛乱,而且还勾结伪满州国的人,这也就是公开叛国了,难道还不应该出兵镇压?”刘海宁吹胡子瞪眼地朝何应钦吼道。

何应钦可不敢得罪他,这老家伙现在就是平津工商界的领袖,华北十几万军队,全靠这些资本家们缴的税养活。

“刘公,这事情牵涉蒙古人,必须得报请中yang由蒋委员长决定,我只负责平津防务,无权处理民族事务。”何应钦赶紧把事情推到光头佬那里,反正你们也不能跑江西去找他。

不但这些资本家们要求出兵帮孙殿英,甚至二十九军也要求出兵,实际上沽原的冯治安部已经做好准备,随时可以杀向丰宁断南线日军的后路,宋哲元请求出兵的报告一封接一封,搞得何应钦焦头烂额,现在肠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