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部分 (第1/4页)

“挖谁?”张伯苓皱了皱眉头。

“一个年轻的教授,方显廷。”杨丰说道,民国四大经济学家之一,用他来代替吴校长主持欧洲业务,应该足够可以了,现在方显廷只是南开一个普通教授而已。平津两地教授多如牛毛。

张伯苓很无奈地笑了笑,其实他也知道杨丰这是为了给自己面子,就凭他的财力别说挖他这儿一个教授,就是国民政府的官员还不是想怎么挖就怎么挖,王助去美国前可是带着上校军衔。

“这个你自己去谈,只要方教授愿意我是不会阻拦的。不过我也有一个小小要求,我准备对学生进行一些必要的军事训练,你得帮我这个忙。”张伯苓说道。

“那简单,保安旅的军营你们随便去玩,玩什么都行,步枪,机枪,大炮都行,您要是愿意。我一个学生给配一支自动步枪都没问题。”杨丰毫不犹豫地说。

“这个倒用不着。”张伯苓赶紧说道,一个学生配一支步枪,我这儿是学校啊还是军营?

方显廷那里自然没有什么阻力,他现在刚三十出头,正是立志做一番事业的年龄,在学校里终老一生,显然不如到欧洲独当一面更吸引人,更何况还是给现在风头最劲的金源公司工作。这下子欧洲的负责人也有了。

杨丰这段时间其实挺忙的,既要惦记海盗大业。又要为他的联盟奔走,就像一个战国时代的纵横家,现在他的羊毛联盟已经有了一个很好的开端,孙殿英和二十九军实际上一个形成了一个同盟,下一步就是把傅作义再拉下水。

羊毛同盟是一个大有可为的项目,腈纶混纺大幅拉低了毛纺织品的价格。使得这个市场已经膨胀了很多,原来许多穿不起毛衣的人现在都能穿起毛衣了,而且这还是一个世界范围的大市场,没有竞争者的大市场,反正只有他能提供腈纶。就算欧美科学家能够提前研究出来,恐怕那也得是最少五年后的事了,要知道历史上杜邦50年才正式生产出腈纶,更何况现在专利还在他自己手里。

再说就算生产出来,也肯定没法同自己在成本上竞争,现代腈纶几乎就是白菜价,也就是说只要市场能够容纳,自己在中国搞多少家毛纺厂都可以,唯一的制约就是羊毛,中国羊虽然多,却没有细毛羊,粗毛羊织个地毯擀个毡子没问题,纺成毛线就没什么人喜欢了。

但自己可以提供,从现代买那些早就培育出来,适合中国环境的细毛羊,然后转卖给孙殿英这些军阀们,然后剩下如何推广就是他们的事了,中国的混纺业规模越大,他们对自己领地的保护**就越大,这时候有人抢,他们真会拼老命的。

但无论混纺业发展到多么大规模,却始终是攥在自己手里,只要自己的腈纶一停,所有工厂就等着破产吧!也就是说他们从军阀到资本家,都攥在了自己手中,自己说打日本人他们绝对没有任何人敢说不。

这样一算,这个联盟还有很大扩张的余地,比如说马家军,比如说杨虎城,这些有牧区的军阀都可以发展一下,然后再加上平津的毛纺基地,如果成功的话大半个北中国就攥在自己手里了。

一想到自己会成为半个北中国的隐形主宰,杨丰就不由得有种小激动,这种激动一直保持到他回到北平,然后脸色立刻垮了下来,因为一个现在他看着最不顺眼的人在等他。

不过考虑到这人是来给自己送钱的,杨丰还是让玛格利特使劲揉了揉自己的脸,然后摆出一个虚伪的笑容接待了他。

“岩琦君,劳您久候了!”

“杨君,一路辛苦。”

两人就跟一对拜堂的狗男女一样互相鞠躬,然后岩琦掏出一张汇丰银行开出的五十万英镑支票,这是帝国塑料购买聚丙烯专利授权的费用,当然也包括生产工艺的专利授权。

“岩琦君,听说美国人准备给出口日本的原油加税?”杨丰看着支票不经意地说,这事的确是真的,不但是美国人,连英国人也准备在输往日本的原油上加税。

日本人凭借廉价的人力成本和抢先一步的优势,在聚乙烯市场牢牢压制住美英两国的生产商,这已经引起了两国政府的警惕,现在帝国塑料的二期工程也已经投产,产能足足扩大了五倍,再这样下去美英两国的生产商都快破产了,这些资本家们在各国政府可都是有足够能量的,一个专门针对出口日本原油的加税方案即将通过。

石油集团对此并没有什么意见,实际上他们也同样在建设自己的聚乙烯项目,杨丰的专利又不是只给一家,美孚,壳牌都在建设自己聚乙烯基地,所以说打垮日本帝国塑料,是他们一致的目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