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部分 (第1/4页)

整个舰队顺着风向往北随波逐流,整整一天后,风势减弱了,不过还是很大,众人商量后,一是现在是黑天,二是风还是不小,船队没有掉头还是顺风行驶,向着大陆前行。

当第二天的第一缕阳光照进船队时,风暴平息下来,赵烈抚舷环顾船队,庆幸自己的新生,不过,嗯,真是惨不忍睹。

只见威风凛凛的船队不见了,几乎所有船的上帆都不见了,有的连上桅都折断了,有的则是船上的水手为了减少风阻自己砍断的,风帆大多破损,一个破破烂烂的船队出现在赵烈的眼前。

按道理,此时应当马上修理船只,不过,所有的水手都已经精疲力竭了,危险过去后,人们现在只想好好睡一觉,休息一番,他们根本没有余力做任何事情了,无论精神还是体力都透支了。

船队只是调转了船头向南,接着军兵们分批休息,恢复体力,船队以可怜的不到两节的航速向南行驶着,阳光下破烂的风帆**着支撑着船队前行,当真是好一个凄惨了得。

赵烈也是强忍疲惫和不适,到卫青号上慰问水师军兵。

ps成绩惨淡不改初衷,写实是风格,坚持就是胜利,拜求推荐收藏,夜半谢谢各位的支持。

第七十七章 休整

当第二天黎明到来时,船队恢复了精力,欢笑和嬉闹充斥着人们,船队重新活了过来,船速也相应提高,一切都在好转。

赵烈可是没有这样的好心情,当他听到齐威禀报的损失情况时更是如此。

水手失踪六人,受伤十一人,霍去病号、新缴获的迪罕号严重进水,其他各船多多少少都有进水。

尤其是迪罕号,战斗时破损严重,虽经修理,不过是修补而已,水线附近的大洞在风暴中进水过多,半条船都泡在海水里,现在全船的人和其他商场支援的水手一起全力排水,能不能最后抢修出来还不好说。

迪罕号虽只有近二百吨的吨位,毕竟是一艘战舰,赵烈手中只有九艘战舰,着实损失不起,心情当然是郁闷。

老办法,赵烈下达了赏格,如果救回战舰,迪罕号上抢修人员每人十两白银。登时,本是疲惫的兵丁们像打了鸡血般忙碌起来,为了十两白银全力奋战。

赵烈在南中国海上苦逼不已,赵猛、万基、唐显文在石岛也是万分的闹心,辽东难民不断的被与石岛关系密切的商人们从水陆运到石岛,尤其以罗长山出力最大,带来的难民最多,由于难民的涌入,本已经步入正轨的石岛又是忙乱不堪,唐显文暗骂,特么的罗胖子能不能不这般能干,少送些人来你能死啊。

罗长山在各地进货的同时,也是大力收罗辽东难民,百万的辽东难民主要分布在辽西、京师、天津、山东各地,罗长山利用赵烈分配给他的十余艘大小福船还有运力极大的两艘盖伦商船,以及几十艘沙鸟,到各地进货的同时,收罗难民。

此时对于辽东难民各地官民都是十分的反感,辽民与当地百姓的斗殴频发,原因很简单,许多辽民为了活命,高达六成的佃户租子也答应,作坊给很少的饷银也去做工,砸了许多当地佃户、匠户的饭碗,双方械斗不止,治安混乱,令当地官府头大如斗,视辽民为洪水猛兽,想尽办法甩了这些包袱而不得。

按说,如此商人们招募辽民该是非常的容易了,这可是为各地官府排忧解难了不是,你要是这般想,那就是把在大明这般奇葩的土地上的事想简单了,在这里什么事都不是想当然的。

当罗长山招募难民时,当地官老爷大义凛然的出现,嗯,你招募难民是为了什么,嗯,难说你是否是克扣他们的粮饷,嗯,难说你是否是为夷人买卖奴隶,嗯,难说。。。。一派为民当家做主父母官的模样,全然忘了他们厌恶和无视辽民的往昔。

但是如果你还没明白,接下来其幕僚就会登场,罗长山岂会不明了,酒席伺候,礼金奉上,这乃是罗胖子的特长,银子花销出去,再没有人询问难民到哪里做工,开玩笑,赶紧的运走,还我等地方一片净土。

罗长山的辽民占了到石岛的辽民的七成以上,这段时间来近十万辽民从水路陆路不断涌入石岛,这些辽民都要靠李猛、万基安排衣食,每月光是难民就得是两万余石的粮食,即使高粱米等杂粮也得一万多两的白银,还有以前的难民,而且难民还在不断的到达。

此外衣物呢,日杂呢,活计呢,孤老,孤儿,事物班杂无比,这些人是头大如斗,就连赵猛也是暗恨这个弟弟留下一堆烂摊子,拍拍屁股就走了,他可是没想到赵烈此时正在充满风险的大洋中搏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