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部分 (第1/4页)

“是的,西蛮人说,如果臣弟不去,便要将王妃吊在阵前祭旗。这关乎的,可是北齐皇室颜面!臣弟若是不去,今后北齐在各国使臣面前怕再抬不起头来为尊!”哥舒璟神色凝重了几分,故意将事情严重化。

“什么,这些西蛮贼子简直是太猖狂了!”北齐帝听罢顿时大怒。

“而且,王妃为北齐此战先前付出不少。也许只有将她救回,那些蛊毒才能迎刃而解,所以也为了北齐百万将士与黎民百姓,臣弟必得亲自前往接她回来!”哥舒璟再次将事情往大了说,同时不忘提醒殷璃飞的至关重要性!这期间不是皇族颜面就是国家大义,一点也不掺杂任何个人情绪一般。

“这……”听得这里,北齐帝一时间也陷入犹豫。虽然听懂哥舒璟说的轻重,却终究不放心哥舒璟去上战场。

北齐帝都犹豫,又事关摄政王妃,靖康王就不好插嘴坚持要自己去了。因为他作为哥舒璟未来的半个岳父,是不好说出让哥舒璟放弃自己正妃的话的!

“皇上,臣以为摄政王说的有理!王爷完全可以在幕后运筹帷幄,不一定就得上战场直面敌人!但若是不去,就是西蛮人也会嘲笑咱们北齐人贪生怕死!那样便会长他军志气,灭我军士气,大大不妥啊!”凌丞相这时上前一步帮腔道。

“是这个道理!”礼部尚书也上前一步附和:“行兵打仗若士气不如人,纵使百万雄师怕也不敌敌人三千兵马!”

作为国舅一党,最有代表性的人物吏部尚书见众人开口,跟着也开口:“臣也觉得摄政王去得,若是中州难守,倾巢之下岂有完卵……与其那个时候后悔,不如此时去搏一搏。相信王爷足智多谋,身临前线的话,再加上王妃精湛的医术,必定可以使我军反败为胜!”

两系代表人都开口表示支持,其余同系自然也就出声附和,不待北齐帝首肯,便喊起了祝哥舒璟凯旋而归的口号。

北齐帝干巴巴的站在龙椅上,感觉已然没有转圜的余地。

“罢了!”北齐帝最终叹气,但话锋一转特别严厉的道:“但十万兵马怎么够?之前四十五万都打不过人家三十万了,何况现在那边只剩下十五万不到!并且西蛮细作都在皇城徘徊,此路一去千里之遥,难保路上没有埋伏。这样——摄政王,朕命你亲领二十万大军前往中州支援!”

话落,众臣愕然,皆拿看白吃的眼神看北齐帝。

二十万?他以为是买东西啊,还能讨价还价?而就算讨价还价,也得人家出得起价不是。可使,这兵马从哪来呢?

“可是皇上,靖康如今只得十六万兵马,纵使将其全部抽调到中州,先不管北边北堂人会不会因此趁虚而入,但臣也变不出另外四万人马来呀!”靖康王立即愕然叫苦。

而话里带出的北堂趁虚而入,不过是不想将靖康给掏空。

“这样啊,靖康原来只有十六万兵马吗?”北齐帝讶异,想了想,又问:“要不,皇弟你从皇城再带十万兵马过去吧!”

“皇兄,无论如何,皇城的兵马是不能调动的!这些人得负责您与整个京畿的安危,如再向前几日那般蹦出一群溟楼人来,后果不堪设想。而如今,尚有两万人马在外搜查追捕乱党未归,以防万一,这里的兵马无论如何不能调动!”哥舒璟说道,态度也很坚决:“臣弟率领十万兵即可!”

“不行不行,那太少了!”北齐帝也是吃了秤砣铁了心不肯妥协,眸光一转落在越王与南阳王身上:“这样吧,干脆从你们俩的封地各调遣五万兵马过来!”

越王与南阳王神色同时不自在的闪了闪,南阳王上前一步道:“启奏皇上,南阳的兵权并不在臣手上,南阳主帅是靳霖将军。而且,想让他发兵,恐也不是一时半会儿的功夫。此去南阳传递军令需半个月路程,再由南阳长途跋涉抵达中州至少得一个半月!怕是不太妥当!”

“有什么不妥当的,一个半月而已吗,这中州的杖都打了两三个月了,来得及来得及!就这么办吧,朕立即发圣旨去往南阳!”北齐帝果断的道。

众臣听得愕然,实在也理不过来北齐帝口里的中州“已经”打了两三个月的杖,和南阳调兵“将要”过去要两个月有什么逻辑关系。

感觉也无法像北齐帝解释清楚,这期间劳民伤财的各种不划算。纷纷将视线抛向哥舒璟,想让一向英明的摄政王好好算这个帐给北齐帝听。

但北齐帝立即就又望向越王:“越王,到你了,你那边怎么说?”

越王嘴张了张,更不知道怎么解释要从东边将兵跨越皇城调往中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