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部分 (第1/4页)

正当我有些犯难的时候,幸福却突然降临了,就如同灾难来的那么迅速一般。 。。

十五下 爱恨交织蹴鞠难 人海之中独自尊

足球是我生命中很重要的,可以说是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个城市的男人都酷爱足球,也很懂足球,对足球的热情和专一有时甚至超过了自己的老婆和家庭(这有些夸张的成分)。

不单是男人,就连女人,爱球的人也很多。年轻女孩们的偶像自然是那些球技佳长相又帅的球员,每个人心里都有自己的白马王子和英雄;稍微上了年纪的大婶阿姨们侃起球来也是有模有样,绝对的专业和认真。她们熟知球场的规则,对于主队的排兵布阵也有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对每一个球员的技术特点了如指掌,个顶个的都像是主队的教练,恨不得亲自上场指挥战斗,为这座城市赢得荣誉和光环。

每逢比赛日,无论是联赛或是和外国队伍的交锋,整个城市都会陷入一种疯狂兴奋的情绪,重大比赛时往往会万人空巷,所有能看电视转播的小饭店都被球迷挤满,三五成群的叫上几个朋友,一边畅饮一边为主队加油。店内的气氛从哨声响起的那一刻起就达到沸点,分贝也是越来越高,每一次进球都会导致沉睡已久的火山喷发,那灼热的岩浆能将一切消融淹没。

自从练球踢球以来,足球和学业就一直是一对冤家,也是从小到大让母亲最操心的话题之一。即使专业球员的道路被各种因素无情地阻断了,可足球在我心目中的位置也丝毫没有降低,热情反而更加剧了。高中时的学习时间虽然很紧迫,每周也只能休息周日的下午,可我还是会和一群球友找上一块场地,一直踢到夜幕降临视线不允许为止,而每次一身臭汗的回家都让母亲气个够呛。可任她磨破嘴皮把那些大道理和世间哲言讲了一遍又一遍,下一次的我依旧是我行我素,没有多大的改观。

直到现在,母亲偶尔还会念叨上几句,埋怨我当时把精力放在足球上过多,否则再努努力或许会考上一个更好的大学,进一个更好的专业,生活状态比现在会好上许多。过去的已经过去了,虽然我的心底对走过的青年时代也留有一些悔意和埋怨。工作之后,随着年龄越来越大,经历的事情越来越多,自己也就很自然地后悔当初的种种表现和选择。

人就是这样,只有亲自走过一遍,结结实实地碰了壁,撞得头破血流或者晕头转向才会幡然醒悟,可那时往往又太晚了。这也许正是世间所谓的成功者仅仅是微乎其微,更多的人则只能被划为芸芸众生这一序列的原因。芸芸众生也没什么不好,可实际生活却不可避免的将人分成了三流九等,“下等人”总是受他人的牵制,吃亏是无可奈何的,毕竟我们生活在同一个社会里,秩序和阶级好像也永远不会消除。

参加工作后,我就很少像高中和大学时期那样去现场看球了,顶多是看看电视转播,有时由于讨生活的艰辛和不易,连看电视的时间和兴趣也所剩无几。疯狂总是需要有节制的,球再圆也当不了馒头吃,就算把电视看穿,电视台也不会发辛苦费和慰问金给自己,兴趣固然重要,生活也是难搞。何况,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中国的足球怎么踢就是踢不出个名堂来,有点像母亲口中的我一般,年龄越大却越回旋,还不如小时候了。这个问题往往是一群朋友聚会时,酒精达到一定量度后,脸红脖子粗争吵最激烈的话题,却永远说也说不明白,只能让酒精借机发酵,晕乎乎的和足球一样找不着回家的路。

诚如周星驰星爷的那部电影里的台词:“球不是这么踢嘀!”可现实生活中,我们永远踢不出那样的功夫足球,也只能可怜地限于在电影中恶搞一番聊以*罢了。或许我们的足球确实被我们恶搞了,搞恶了,搞得爷爷不亲奶奶不爱了。

踢好踢不好,无非就两个原因,先天的,后天的。论先天的,还真不能动不动就像某些媒体那样拿十三亿的人口说事儿,好像人多,这球就应该踢第一一样。就像为何当今世界是欧美执掌牛耳,我们的生活方式都几乎西化了一样,人家工业革命,发展生产力是多少年了,而我们的改革开放也才三十年而已,没有时间的积累真的不行。

我们的国球是什么,应该算乒乓球吧,再往后还有羽毛球,实在不行跳水和女排也是可以的,但足球可就差远了吧。就连我们这座如此喜爱足球的城市,你想在休息日约上朋友找个草皮球场踢球都极困难,顶多是个人工的。可能有人会说也不必全民都搞这玩意儿,我们不是有体校嘛,把那些身强力壮的壮小伙们圈到一起,练上个十几年的,照样可以拉出去打一打。可是我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