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部分 (第1/4页)

他见我点头称是,便又说道:“秦少游在那里诽议执政,听得的人不少。现在王雱在那里,我等无计可施,不过想那楚云儿和鱼雁儿也不是多嘴之人,必然知道此事如果传出,她们逃不脱干系,此时还是无碍的。但是那些丫环下人,便难保不漏嘴,于今之计,只等王雱一走,我们找人马上把刚才在场的丫环下人全部买下,辗转几次,再由子明公把她们买进府中,断了这个后患。”

我正担心这个,听他说出,不禁笑道:“我所虑者正是此事,真是好计。”

李一侠微微一笑,说道:“尚有其三,司马纯父去主持西京精忠学院,比不得在东京有众人攘助,万事皆须先行策画周详,如果差使办不好,皇上责怪下来,便是子明公亦不能免其咎。而武学之事,必受重挫。此时不是庆祝之时,万事方开头。又方才纯父说种公要调来东京主持讲武学院,亦须先行想法和种公沟通,须知皇上能看到的成绩,便就是这天子脚下的东京讲武学院。”

我笑道:“无过兄计议周详。”

李一侠乃笑道:“子明公想要让我大宋有汉唐的声威,要做的事实在太多。除开这武学的事情外,玻璃坊很快就可以开张,亦须有得力人手去主持。又印书馆有人来请示,是否可以在十二路多开几处分店?赵记印书馆现在发展得不错,他们甚至替一些坊间店肆印一些传单,让童子在街上散发……”

“广告单?”我有点目瞪口呆了,真够有创意的。我却不知道这种手段,并非始自今日。

李一侠惊奇的问:“什么是广告单?”

我笑道:“便是方才你说那些传单,我即兴取的名字。”

“噢,原来如此。”李一侠也不再追问,又说道:“亦不仅如此,赵印还印了一些小纸张,上面便载有许多小说志怪之类的故事,每天一段,一文钱一张,一时竟惹得洛阳纸贵……”

我不禁笑了起来,这不是报纸的雏形吗?看来这赵青芹的脑筋真够活络的。李一侠却不知道我在笑什么,继续说道:“……各地的掌柜回报,说是赵青芹用活字印刷的技术和各处原来有的印书馆的老板合伙,他占四成,那些老板占六成,这新式的印书馆现在陆续出现在各路大一点的城里,用不多久,估计全国各处都会有了,这赵记用这种方法一下子就暴富了。故此印书馆那里来说,希望多开分店,否则以后进账就会至少要少三成以上了。”

“无过兄,这赵青芹真是个人才。”我答非所问的赞道。

李一侠撇撇嘴,不以为然。要让他真正把成功的商人当成“人才”,这个观念不是一时半会能改变过来的。在他眼里赵青芹是比较奸诈吧。

我又说道:“印书馆多扩张一些分店,我不反对,不过不需要扩展太快,以免资金周转不过来。我们也可以学赵记的方法,和各路的大印书馆合作,反正这技术也不是一两家垄断的了,没必要小气。这赵青芹就是这等聪明,他知道垄断不了,便干脆扩散以换取资金,对他百利而无一害,又给我们增加了竞争对手。”

第一卷 十字(初稿) 第二十四节 谋画(一)

书香屋 更新时间:2007…11…16 8:30:10 本章字数:3566

李一侠见我如此吩咐,只好答应着。我也想前段日子因为于朝堂上的事情关心太多,这边的产业反而管理得少了,全赖李一侠在四处主持着,方得无事。此时见李一侠提起,趁着这机会,正好谋画一下将来商业上的大计。

虑及于此,我便笑着对李一侠说:“无过兄,不必过虑。钱财本是身外之物,我于生死轮回中转过,对这些东西看得淡泊了,只要不至于饿死冻死,就无所谓钱多钱少。有多一些印书馆来竞争,于我看是坏事,于大宋来看,却是好事。日后我辈行事,依然要以今日这个规矩为准,不可以为挣钱而挣钱。”

李一侠虽是对功名很看重,却是能做大事的人,当下愧笑道:“子明公,学生还是易着相。这些利益,惭愧得很,不能如子明公看得淡然。”

我心说你要是也淡泊,我能让你做我的谋主吗?你当然得精于算计才行呀。嘴上笑道:“无过兄倒不必惭愧,多挣一点钱帛,在我辈手里,也能为大宋办一点实事,上报皇恩,下救百姓,亦是大仁大义的事情。”

李一侠点头称是。我又说道:“既是印书馆这边进账会减少,那么就得另拓财路,一是玻璃行须得及早开张,开张之后,亦学那些店子,多做传单,到时候做一些美奂美仑的器物送给皇上和朝中大臣,听到皇上和朝中诸老都用这些,这玻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