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部分 (第1/4页)

感牡慕馐停骸罢馕还偃耍�獍奄恋叮�凳潜ξ铮�且磺Ч幔�∪司�桓衣簦 �

田烈武听到这把倭刀竟值一千贯,不由吃了一惊,连忙挤了过来,好奇的打量那刀。

那绿袍少年冷笑一笑,说道:“你这掌柜好不晓事,如何却用大言来诳我?莫非是欺生不成?!”他声音甚是清脆悦耳,显是年纪未大,尚未变音。田烈武心中好奇,当下侧眼向他看去,只见他容貌极是清秀,一张小嘴樱桃也似,不由多看了两眼,心中忽然隐隐觉得,这少年的容貌与说话语气似乎曾经见到过,但细想时,却想不起来了。那绿袍少年见他不住打量自己,但向他狠狠瞪了一眼。

“不敢。不敢。”剑铺掌柜一迭连声说着不敢,一边赔笑道:“小店虽然开张未久,但是却是官府许可,正经生意。小店中每一件兵器,从哪里进货,都是记账分明。这倭刀得来不易,是小店从杭州千方百计觅得,是为镇店之宝。这把倭刀,确是值一千贯。又岂敢诳官人?”

“岂有此理!区区一把刀,怎会值一千贯?我来问你,你这里的诸葛弩,值多少钱一枝?”

“一枝诸葛连发弩,小店现今售价是一千三百文。”

“那这把刀,须卖多少文?”那绿袍少年嘴角噙着冷笑,目光一扫,忽又指着店中一把刀,问道。

“小店只卖一千六百文。”

“那为何偏偏这把倭刀,就要一千贯?难得一个人手执倭刀,就能打过一千个手执诸葛弩、提刀的人不成?”那绿袍少年瞪着眼,振振有辞的质问道。

剑铺掌柜顿时瞠目结舌,讷讷道:“官人,这……这只恐不能这么比……”

“那要如何比法?你欺我没见过好刀么?我活了这么大,就不曾听说过有一柄刀竟要卖至千贯的!”

“官人此言差矣,倭刀值一千贯,却是有诗为证。”那剑铺掌柜听了他这句话,忍不住分辨道。

绿袍少年先是一怔,旋即笑道:“越说越离谱了,有诗为证?你且说说是什么诗!若是无名小辈的歪诗,那就不必念出来了。”

那剑铺掌柜叫了个撞天屈,道:“是欧阳文忠公生前曾经有诗,那里会是什么无名小辈的歪诗?”

那绿袍少年又是一怔,道:“欧阳文忠公的诗?什么诗?”

那剑铺掌柜摇头晃脑,吟道:“鱼皮装贴香木鞘,黄白闲杂鍮与铜。百金传之好事手,佩服可以禳妖凶。——既说是百金,大宋仁宗皇帝以来金价,都是一金值一万文,即是百金,自然是千贯。”

绿袍少年显然是没料到欧阳修还写了这么一首诗,不禁脸色一变,低低骂了一句。旁人没有听到,倒也罢了,田烈武却是耳力甚聪,听得清清楚楚,他骂的却是:“死老头,没事写什么诗!如今却来害我。”当下不禁莞尔,更觉有趣。却见那少年早已神色如常,嘻笑道:“欧阳文忠公的诗,现在岂作得准?石学士通商海外,海外之物,价格已降了不少。这倭刀岂有不降价的?”

他此言一出,旁观之人,便都连连点头称是。那剑铺掌柜顿时觉得难作起来——须知当时倭刀在宋朝十分名贵,一把好倭刀,的的确确是要卖到一千贯这样离谱的天价。但是这种物什,也只有那些名门高第的子弟们,才佩带得起。象京兆府这样相对落后的城市,普通百姓根本无法理解一千贯买把刀这样的事情,长安城中,一户人家总资产达到一千贯,已是小康之家!那剑铺掌柜从杭州海商手中购得此刀,回来是为做镇店之宝,以提高声誉。但是他做的生意,毕竟是以普通民众为主,如果给市民一种“这个店的东西价格偏高”的印象,却非他所愿了。他本来想请这个少年入室奉茶说话,但是少年坚执不愿,如今却使自己陷入两难之中。

为难良久,剑铺掌柜咬了咬牙,试探着问道:“那官人以为,那多少钱比较合适?”

那少年侧着头,微微一笑,伸出一指葱葱如玉的手指,含笑道:“一百贯!”

“不行!”剑铺掌柜大大吓了一跳,一把抢过少年手中之刀,就要往店中走去。

那少年连忙唤住,道:“且慢走!焉有这般做生意法?我又不曾强抢你的。”

剑铺掌柜停住脚步,回头苦笑道:“非是我不肯做这生意,实是官人出价太低。”

“那两百贯如何?”

剑铺掌柜依然波浪鼓似的摇头。

“三百贯!”

“不行……”

“五百贯!”

“不行!”

“那你说要多少?”那少年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