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部分 (第1/4页)

宋军却也不急于攻城,他们在灵州城南扎成两座大寨,深壕高垒,竟摆出一副持久战的模样来。

但叶悖麻却非常清醒——宋军这样做,只不过是在等待主力的到来。虽然在花结香逃回来的残部报告发现宋军在筑耀德城后,他便减少了在澣海的部队。但是余下的在澣海活动的部队,还是发现了宋军的大规模调动。联系起萌多的报告,他就可以很容易的断定,宋军的主攻,迫在眉捷。

果然,仅仅五天之后,宋军的主力便到了。

叶悖麻站在城楼上向南眺望,可以看到城外旌旗密布,营寨相连。宋军军容之盛,让与叶悖麻一起在城上观阵的许多西夏将领都变了脸色。

“灵州之固,虽十万军不能下,何况这区区宋军。只须坚守数月,本帅便有破敌之策!”叶悖麻慨声说道,给麾下将士鼓舞士气。

然而,恰在此时,一只乌鸦不识时务的飞过城楼上空,呱地叫了一声便向北飞去。那绝望的叫声,让本就迷信的西夏将士,心中更增了几分不祥的预感。

灵州城南。

宋军中军营门大开,随着一声声鼓角高鸣,各营的营门也相继打开,宋军各军列着整齐的方阵,鼓行而出,布列于灵州城外,仿佛是在向守城的夏军炫耀着自己的军威。

种谔在众将的簇拥下出了中军大营,一脸的肃然。

“呜——呜——呜——”

众军见到主将的旗帜,立即一齐鼓噪起来,数万人的声音,震得灵州城内的居民都惶惶不安。

种谔脸无表情的举起右手,中军挥动旗帜,鼓噪的士兵便立即安静下来。

紧张、兴奋的情绪,在宋军中弥漫,士兵们都自觉握紧了手中的兵器,每个人都等待着攻城的命令。灵州城上,叶悖麻也向部下下达了备战的命令。

所有人都在等待那一刻。

城外城外,安静得让人窒息。

然而,出乎所有人的意料,种谔并没有下令攻城。他纵马至阵前,指着前面的灵州城,厉声道:“诸位将士!七十八年前,大宋灵州知州裴济裴大人被李继迁困于灵州城中……”

种谔的话被数十名军官重复传唱,清晰的传到了每一个人的耳中。灵州城内外都吃了一惊,不知道为什么种谔突然提起这桩早被许多人遗忘了的旧事。

“裴大人以刺指手指,写下了请求援兵的血书。”

种谔依然肃穆,仿佛回到了七十八年那场惨烈的战争中。

“然而澣海被李继迁遮断,朝廷援军方至环州,灵州便已陷落,裴大人战死殉国……”

“本帅昨夜梦到裴大人,乃知当年为捍卫灵州而战死的大宋将士之英灵,依然聚于灵州城上,徘徊不散。他们未能等到援军,致使国家西北雄镇沦落,其骸骨亦不能得归于故乡,故此怨恨难散。他们等援军等了七十八年!”

“他们等援军等了七十八年!”

种谔硬咽着,拔剑出鞘,指着灵州城,厉声喝道:“今天,援军来了!”

第二卷《权柄》第九章 贺兰悲歌 第二十五节

书香屋 更新时间:2007…11…16 8:30:20 本章字数:12068

马同寿举着高过人身的盾牌,一双眼睛胀得通红,口里大声吼着无意义的音节,踏过横七竖八躺在城下的友军尸体,第三次冲向城角。此时灵州城南的上空,恍如正下着一场狂暴的箭雨,密密麻麻射出来的羽箭,几乎让太阳都失去了光芒。城墙的脚下,到处都有未熄的烈火在飘摇着,西夏人泼下来的滚烫的开水,兀自在地面上冒着热气。到处都是穿着黑色铠甲的宋军尸首,被石块砸烂的云车残体,还有遍地可见的血迹。惨叫声、吼叫声、战鼓声、云梯车轮压过壕桥的吱吱声、弓弦振动声、羽箭穿过空气的声音、抛石机发射时的轧轧声、石弹砸在城墙上、城墙外的轰隆声……所有这些声音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副人间地狱的景象。

马同寿此时完全丧失了思考的能力,只是本能地跟随着宣二军的一万多名袍泽一起,簇着云梯,向着灵州的城墙发起一次又一次的冲锋。每一架云梯车后面,都跟随着数以百计的战士。而在他们身后,在夏军射程以外,宋军整整两百架新式对重式抛石机分成三队,不断的向灵州抛射出石块与泥团,压制着城墙上的夏军。虽然五到八斤重的石弹,打在灵州城那坚固而高峭的城壁上,连个印子都留不下便化为齑粉;它们也很难对重要的防御工事造成多大的损害,但是如果落在人身上,无论穿着多好的盔甲,也必死无疑。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