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部分 (第1/4页)

伴的提醒,等贾瑾的车子经过了,他们才继续他们的行程。

在史家姐妹的期盼中,她们终于来到了印书作坊。石家大公子二公子离开以后,这里是由石老太师其余的几个儿子负责的。他们早早地知道了消息,命人将招待客人的茶室与库房都收拾好了,石家四公子还特地派了自己的**,前来招待贾瑾与史家姐妹。

说起这位石家四少爷的**,石十五娘,也是个可怜的娃。自幼没了生母,跟着嫡母过活。嫡母过世以后,守了三年孝,又被许配给了继母的娘家侄儿。可惜石家出了事儿,这姑娘没来得及过门,就跟着家人被拿下了狱,对方知道以后,立刻退了婚。等石家从天牢里面出来,这年纪也大了,名声也坏了,只能留在家里做老姑娘。好在她父亲跟前就只有这么一个女儿养大了,对她还好,她的继母觉得亏欠了这个孩子,也不敢要求她什么。虽然石家败落了,可是傲骨依旧,又没有合适的人家,所以,石十五娘如今也跟着家里的伯娘婶子们打下手。

贾瑾也不是没有考虑过将石家的姑娘充作侍女,不过,考虑到石家人的身份,权衡再三,贾瑾还是放弃了这一想法。

贾瑾从金嬷嬷口中得到皇帝允许其便宜行事之后,立即将自己手里的信件发了出去。

这也托赖贾瑾是个女儿身,若是男子,她一定会遭到御史台的弹劾,可是贾瑾是个女子,联系的也是年纪幼小的各家小姑娘。世人会注意倾听一个十四岁的新媳妇的话,却不会注意一个十五岁的在室女的私交。这就是现实。

贾瑾在信件之中大肆煽情,赚了不少姑娘们的眼泪,各家姑娘也依照信件中的要求,将各自的捐款寄到了贾瑾的庄子上。若是其他人,这些姑娘们会迟疑,可是贾瑾的能耐,从贾瑾出现社交圈的那一天起,就被各家姑娘们所熟知了。即便有姑娘不愿意听,她们的家人也会在她们的耳边一再重复,虽然不愿意,她们也不得不承认,贾瑾是京师女儿家中的第一人。

史家姐妹也没有想到,会有那么多的姑娘回应她们。在史家姐妹的映像中,能有二十家的姑娘能回应她们,已经不少了。

正文 第一百六十五节

第一百六十五节

“皇家公主自幼由宫廷委派的一等一的嬷嬷们教导,国家大事由圣上主持、各位大臣们辅佐,似这等关系民生之事,自有朝中重臣们时刻注意,何人胆敢私下在公主耳边括噪?”

太后的怒火很快被各大家族知道了,同时,随着太后一声令下,贾瑾不得不随着宫使进宫,背景,则是邢夫人担心的眼睛和王夫人有些幸灾乐祸的脸。贾母的眼光却有些意味深长,她的年纪虽然大了,也不管事情了,可是并不是说,她就是个糊涂虫。若是太后真的厌恶了贾瑾、真的要处决了她,只要三尺白绫就可以,完全不需要派人将贾瑾接进去。贾母多年的经验告诉她,贾瑾不是那么容易任人摆布的。

为了不彻底激怒贾瑾,贾母甚至还开口,拦住了王夫人的话头,不许她说风凉话。而贾瑾,则匆匆换了衣服,告别家中长辈们,上了宫车,进宫去了。

在宫车上,缕缕阳光穿过宫车的格子窗,透过那薄薄的飞扬的窗纱,在贾瑾的脸上留下斑驳的身影,使得贾瑾的脸更加捉摸不透。

贾瑾从来宣旨的小太监口中得到了太后娘娘生气的原因之后,便在心中打腹稿。无论太后娘娘要对她做什么,其实不会对她造成什么威胁。就算太后娘娘态度强硬,可是贾瑾事前已经与皇帝打好关节,就算是在太后娘娘跟前落了脸,也不会对自己又多少实质性的伤害。

抱着这样的想法,贾瑾努力平复自己的心情。不过,这次进宫,贾瑾却没能在第一时间去见太后,反而先到了福宁殿。

皇帝看见贾瑾到来,非常高兴:“青和,你可算是来了。快过来,下面有消息了,今年的春耕不会误了,而且,各地百姓如今都已经补种了秧苗,一切顺利,又处理得当的话,今年将会是一个丰收年呢。”

贾瑾依礼向皇帝行三跪九叩大礼之后,方才道:“那臣女在此先贺喜圣上了。”

皇帝道:“好了好了,免,你先起来,看看这个。”

贾瑾起身,躬身上前,双手高举过眉,接过皇帝手里的文件。这是一份来自京畿某位密探之手,说的是长乐县这个地方,春雪之中的受灾情况,其治下各乡各村田地作物受损情况,当地官员采取措施的具体时间与具体措施,还有出手救济乡邻的士绅人家名单。文件副本之中,还记录了这次由公主们牵头的、平价为百姓们提供种子粮的实际情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