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部分 (第1/4页)

知道,这支曲子不是从贾瑾的庄子上开始传的,而是从宫里传扬开的。

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贾瑾身边的几位嬷嬷都是宫里来的,负责向皇家汇报贾瑾身边大大小小的事情,那天贾瑾跟林黛玉在花园里相遇,两人说了好久的话,林黛玉还哭了,贾瑾又破天荒地唱了歌,那些嬷嬷们哪里不往上报的。

也怪这支曲子的确好听,太皇太后太上皇和当今皇帝立马就迷住了。尤其是皇帝,居然在福宁殿议事的时候,哼了出来。然后这支曲子就进了诸位大人的眼。能够频繁出入福宁殿的,都是进士科一甲出来的文臣,最是喜好这等诗词歌赋的,哪里有不喜欢的?自然,这支曲子受众甚多。

薛宝钗为了将自己的产业支持下去,可没少下功夫,户部尚书、户部侍郎家的门房可收到了不少的礼物。自然,就有那么一两个透出了口风,让薛宝钗知道了。

薛宝钗是了解林黛玉的,加上她也派人去过当初被献给朝廷的原来邢夫人的陪嫁庄子附近,还派人跟当地人接触过,自然是猜到了这支曲子就是当初贾瑾第一次离京,常常在地头唱的那支曲子。

贾宝玉听过全词,道:“原来二姐姐这般大才,下次的诗社一定要请二姐姐才是。”

王夫人转了转眼珠子,道:“既然二丫头这般能干,又会填词,又会作曲的,倒不如让二丫头想些新戏给老太太解闷呢。听说宫里的贵人们也多有好戏文的,如果能够进上,那娘娘脸上也光彩。”

贾母眯起眼睛,扫了王夫人一眼,想发作,又念及贾元春,只好忍下了。倒是贾宝玉跑上来,拉着贾母的手,一阵磋磨,贾母腻歪不过,只好道:“也是,老大家的,你跟二丫头说说。就说家里的戏也都老了,若是能够换个新戏就好了。”

邢夫人很不高兴,但是贾母已经开口了,她也只能道:“是,老太太,媳妇儿知道了。”

惜春在下面坐立不安,她没想到会出这样的变故,脸色都白了。她回去之后,立马就写了一封信,托了妥当人传给了贾瑾。贾瑾也没想到会出这样的事情,不过,贾瑾哪里是会这个的人,她在屋子里转了转,还是找了嬷嬷们商议。

嬷嬷们道:“都是老身等的不是,却让县主为难,实在是……”

“嬷嬷也是职责所在,自然不能说是嬷嬷的不是。而且那篇《葬花》的确是好诗文,也难怪世人喜欢。只是,我想知道的是,我真的送上本子,会不会传出对我不利的话儿来。”

金嬷嬷想了想道:“回县主,古有彩衣娱亲,而且是府上太夫人开的口,要新本子,自然不会与县主有关隘。只是老身认为,最好是在太夫人的生辰,或者是大节的时候将本子呈上去。这里面只要摆弄得好,自然是无碍的。”

贾瑾点点头。

正文 344省亲别墅美姝齐集 白云山寺良臣皆至

收费章节(12点)

344省亲别墅美姝齐集 白云山寺良臣皆至

贾母也只是说,让贾瑾送上新戏,可没有要求一定是贾瑾谱写的。

贾瑾在纸上写写画画,罗列了一堆自己还记得剧情的故事概要,然后剔除了挑战世俗极限的尼姑生子的《玉蜻蜓》,划去不适合姑娘小姐们看的《梁祝》,就只剩下《五女拜寿》和《再生缘》了,贾瑾使劲地回忆了一些精彩唱段,最后还是放弃了。

诗词歌赋这种玩意儿不是她这种穿越女随随便便就能够玩得转的。

这样想着,贾瑾就招来了茈茹:“茈茹,你可知道,这庄子上还有擅长填词谱曲的人吗?”

茈茹愣了愣,倒是百枝道:“姑娘,婢子听说,庄子上新来了一个读书人,据说还是位举子呢。听说模样生得好,还是个大才子呢。”

贾瑾一听就皱起了眉头。金嬷嬷道:“这个人叫什么名字,哪里人,何时来到庄子上的。”

“回嬷嬷,此人是前年的解元,名叫郦君玉,听说是跟着那些流民,一路游学,一路治病救人,来到庄子上的。本来庄子上也不接收外人,不过此人的医术极好,连庄子上的供奉都赞不绝口。所以大管事才留下了他。如今,人家在学堂里面一边教孩子们读书,一边备考呢。”

听到郦君玉这三个字,贾瑾就皱起了眉头,看了看自己面前的纸上写的那个名字,再想想梁丞相,和刘皇后,刘国丈以及其纠缠自己而被皇家发落的次子刘奎璧,还有前九门提督,似乎是姓皇甫。贾瑾还是将手上的那些名字换了,交给百枝,道:“将这个交给那个郦书生,让他按着这个写些新本子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