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部分 (第1/3页)

献鳌H绻�怀桑�颐蔷涂梢哉攀��氖伦魑��玻�慌滤�痪头丁V灰�颐堑玫剿�恼酱���缁谰褪鞘刈∧�队秩绾危浚∥颐强梢灾苯佣珊I比肷蕉��缓蟊鄙夏舷氯温�尢�锍鄢摇!�

皇太极呵呵一笑起身,“好,范先生好计谋!这事就交给姜将军去做吧,你下去好好招待那张十三,通过他和黄龙联系上。就按范先生的计策行事。”

“末将,定不负大汗的厚望。”

姜弘立马上单膝跪下行了礼后,就告退下去。

此时崇政殿就只有君臣两人,皇太极深有意味的看了范文臣一眼,说道:

“文臣,恐怕你的策谋不止这么简单吧?现在没有其他人,你可以放心对本汗说。”

范文臣装得诚惶诚恐的说道:

“还是大汗了解微臣,方才的策略也是可行的,不过,这世上识俊杰的人未必多,知道大势所趋的更少。如今朱明仍旧占着天下,所失去的不过就是辽东而已。加上二月给袁崇焕在海州一闹,更是坚定了明人的抗战的决心。所以现在去说降,恐怕没有什么人愿意归顺我们。汉人最重正统,大明的皇帝仍在,大多数人就不会投向我们。”

皇太极听到后,不禁问道:

“那岂非没有办法去化解这一弱势,如今宁远有袁崇焕守着,前个月济尔哈朗帅着数千人去经略锦州一带,死了五六百人才掠回三千奴隶。现在那边都不能去了。”

“大汗,那宁远一路不就是有个袁崇焕吗?!大汗的大军绕过那不就行了!”

“绕过!?”

“正是,微臣仔细研究过明朝的边防,其中九边中,以这辽东最为严谨,是以先帝也没有打过去。但是大明长城的北面则是另一番模样。如今蒙古分裂,已经许久不同明朝作战。那里的战备很是松懈,臣仔细问过西来的蒙古人。所以大汗只要我们借道蒙古诸部,扬言攻打林丹汗。到了长城北面,就纵马南下。那时明军精锐都在辽东,袁崇焕再厉害又如何来救!等他来了还不是疲惫之兵,怎会是我满洲大兵的敌手。这样只要过了长城,攻下遵化便可直指京师。”

“遵化?京师?”

皇太极听得来神了,这个计划确实大胆,一旦成功那就是给予明朝极大的打击,那原先海州的偷袭就什么都算不上。

“大汗,此举还有种种好处:一是,遵化是明朝的产钢之地,打下后,我满洲可得自少数十万斤的好钢。第二就是今年春,辽东各地都遭了灾害,可以掠夺当地的人口财物。第三,可以逼袁崇焕回援,只要我们兵临京城,当今大明皇帝不过是个小儿,他们几代都没有经历过战场,自然吓得要命。势必会召回袁崇焕勤王。这样便可在京城脚下与袁崇焕一战,那时他没有火炮,急行军下能带多少人!只要除去袁崇焕,以后谁能阻挡我军铁骑。”第四点那就是只要我大军一胜,天下人就知道谁才是强者。那黄龙自会投降我们这边,以后我们可以借助水师把皮岛的明军清除,这样我满洲没有后顾之忧,可以全心对大明用兵。”

“只是袁崇焕在大明深得军心,有他统领恐怕多少有些麻烦!”皇太极提出疑问。

“大汗,既然如此,可再加一层以保万无一失。我们何不用昔年诸葛亮忌惮司马懿复出,而使的谣言之计。我们只要传言袁崇焕私下与我满洲议和,欲图不轨。袁崇焕手握重兵,明廷能不忌他吗?到时我大兵南下,袁崇焕此人愚忠,必然会不顾猜忌,率兵进入京师。那时外危主疑,就算皇帝不拿他下狱,也不会让他统领各地来援人马。如此我满洲铁骑则所向披靡。”

“先生真是神人,如此奇谋都想得出来。真是天佑我满洲。”皇太极听到这么好的计划,仿佛天下唾手可得。他想了下就说,

“此事需要机密行事。还有就是如果实行此等计划,现在满洲的旗兵是不够用,满州八旗也就不过十万人马,就是加上蒙古兵士也不够用。如今我满洲要防守镇江,又要防守宁远一线。”

“大汗,臣以为现在辽东汉人越来越多,何不组建汉军?!”

“汉军?!”皇太极没有想到范文臣会提出这样的一个建议,在他心目中,汉人完全是羸弱不堪。

“大汗,年初海州损失近万,要迂回作战,兵力不可过少。如果一只老虎来领导一群羊,那么羊也会变老虎。但是一只羊来领导一群老虎,那么都会是一群绵羊。汉人和满人现在就是这个情形。只要辽东的汉人跟满人一起,自然不会像南边的汉人军队一样。”

“嗯,范先生的话,本汗好好考虑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