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部分 (第1/3页)

陈卧子就是陈子龙,不仅工举子业还兼治诗赋古文,取法魏、晋,骈体尤精妙,年少时就给回家省亲的徐光启相中收为弟子。以他的名气,来考核众人,倒也没有话说。

方才说话的那个学子正要讪讪退下,却只听见有人道:“怎么我家杨叔就不能考你们嘛?我看,若是真考,你们还没有几个能考进来。”

大伙顺着声音看去,只见徐府里堂出来个人,而且还是一个翠生生的小丫头,约莫十五六岁的年纪,身形虽还未长成,但一看也知是个美人胚子。特别是她挺直的鼻梁,有如黑玉般的眼眸让人觉得别有一番风情。

被抢白的学子原本还不服气,但看到是这样的一个秀丽姑娘,呐呐的说不出话来。杨管家上前施礼道:

“原来孙小姐,您出来了。”

那小丫头微启朱唇道:“今日是我爷爷选取学生,你们既然觉得杨叔不够资格,那就让小女子代陈大哥考上一考,看看你们这些学子有何本事!”说完挑衅似的看了在场的众人。

我没有想到在徐光启家居然还有回文斗,这个心高气傲小丫头是徐光启的孙女,家学渊源,应该有点才学。不过这些学子敢来应征编书,自非俗手。我不禁来了兴致,想看看结果会是怎样!

那管家杨叔看到小姐话,只好求助似的往内堂望去。里边却不知何时出来个三十许的男人,看到杨叔的询问目光,便微微点头。杨叔见此才话道:

“既然我家孙小姐说了,那各位就还请下场一试。若小姐这关都过不去,又有何资格给陈先生考较,更不用说我家老爷了。”

众人原本不屑于给一个女子考较,但管家的一番话说得也是合情合理。这个小丫头是自己未来老师的孙女,若是将她惹恼了,只怕以后可就有大把的苦日子过。再者学子们都苦读十年寒窗,若考不过一个女子,那又有何面目修书。想通关节,众人连声答应。

考较的方式倒颇为新奇,那小丫头坐在堂上,众学子挨个上前。只是先问学子最擅长哪方面的学识,然后小姑娘再依据回答再出问题。

令人惊奇的是,虽然所问都是众生所擅长之事,却没有几人能够侃侃而谈,少有几个还能开口说上一阵却给小姑娘左指右点竟揭错处。一些面皮薄的学子给小姑娘说得满脸胀红,最后是夺路而逃。

不一会,一百来人过去,只给小丫头留下八个人。原先跟我搭话的沈廷扬居然也在其中,他考的是海外地理,这个小丫头也不客气张口就问。沈廷扬居然可以把南洋一带的地名说得一字不差,版图分布也讲的很清楚;最为夸张的是,他竟可以说出从大明到这些地方的行程,出季节,航路等等。一番话下来不仅满座皆惊,就连那个骄傲的小丫头也连连点头。

我原先还以为大明只有象郑家兄弟那样在海上漂惯了的人才知道这些海外地理知识,不想在来应我科考的举子中就有这样的人才。这个沈廷扬若是有了实际操作的经验,再加上一个善战的水师将领,那么他就会是我崇祯朝的郑三保!我暗暗打定主意,决定让他去充实大明水师。虽然现在不是时候,但只要大明喘过气来,水师是肯定要组建的。船容易造,人才却是难得。现在多留点心思,以后就好办了。

正当我胡思乱想了一阵,剩余的人都几乎给考光了。堂上留有十一人,没考的只剩下我们主仆跟方才出言置疑管家的学子四人,小丫头眼睛瞧我们转了一转道:

“你们谁先来?”

可能是见识了小丫头的手段,反而激起了这个学子的好胜之心,只见他上前一步道:“那就我先来。在下休宁举人金声,今见姑娘大才,甚是佩服。在下三岁启蒙,诸子百家无所不读。除去兵事一项外,姑娘尽可请教。”

丫头见这金声如此狂傲,虽心中恼怒,但也不敢轻视。她方才考问学子都是以五道题作答,对四道者就可入选。如今这金声居然任她出题,她反而谨慎了一下。

“既然金公子才华横溢,小女子若是考些经史子集,那倒是小看了阁下。公子听好,我出题了。第一道:有井不知深,先将绳三折入井,井外绳长四尺,后将绳四折入井,井外绳长一尺。问:井深绳长各几何?”

那金声倒非妄自狂大,踱了两步就道:“井深八尺,绳长三十六尺。徐小姐,我可曾答对?”

丫头微点点头道:“不错,听我第二道题:我大明成祖时有三保太监者七次奉使出洋,扬我大明国威,使得万国来朝。你可知其最远到了何地?其名为何?”

金声稍皱眉头一会才道:“最远的应该是到达木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