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部分 (第1/4页)

缘拿Ш骸R蛭��约阂彩强战档缴裎溆�淖鼙�伲��靼滓桓鼋�旄�粝履ズ系墓�逃卸嗌倌汛ΑU馐锹�笊�焐裎溆�牡谝徽剑�绻�挥幸桓鱿裱�恼焦��敲此�獍肽昀葱列量嗫嘟�⑵鹄吹耐��删痛蛩��恕�

“延绥可派出援军?”

“王总兵率了援军八千,已先一步进城,!”

宁夏镇里有两万三千人马,加上已到的两路援军足有四万人。他们这支人马再从小小的薄灵城正面去,已经没有什么效果。还不如作为奇兵,从侧面截断蒙古人的归路。卢象升心里计算了一番后,大声喝道:

“传本将命令,所有人马往北前进,由宝塔出长城!”

而在薄灵城坚守的贺虎臣跟王承恩早就商议好了,在城头摆开阵势耀武扬威的激林丹汗来攻城。虽然薄灵城修筑得不是很高大,但对于纯骑兵的林丹汗,简陋的攻城武器还不足以威胁明军。贺虎臣他们就是要等到蒙古人师老疲乏,只待援军一到便前后夹击。

左良玉的人马在离薄灵城三十里的贺贺滩停了下来。经过几日的行军,他们已经疲惫不堪。左良玉自然不会这么快将自己的人马投入救援,而是就地扎营休息了一日。

第二日一早,左良玉集结人马。他先派探子先行进灵州通知贺虎臣援军已到,让他做好夹攻的准备。针对林丹汗分军骚扰的计划,左良玉集中兵力先将一支跑到崇兴的散兵尽数灭了。所缴获的财物,左良玉悉数分与兵士,使得部下士气高涨。

以现在林丹汗的性格,左良玉灭了他的人马,必然会挥师前来报仇。但左良玉丝毫没有在崇兴停留,而是继续北上屯在了塔弯子,此处离灵州只有十几里,顷刻间便能跟蒙古人交上手。

左良玉选在此处屯营,并非随意为之,而是考虑蒙古兵势大,若是靠他这九千步兵,根本就不足以跟林丹汗的骑兵对抗。于是他在塔弯子地势较高的地方扎营,然后兵一千将背后的秦渠拦住,秦渠河床极高,只要一截断,洪水就会倾流而下。左良玉将兵马屯在河边,直待蒙古人一来,便引水冲其一阵。

果然没有多久,林丹汗亲自率兵而来。这还多靠灵州城内的贺虎臣掩饰得极好,林丹汗以为灵州城内不足万人。所以林丹汗见有援军来时,决定围城打援。他要将明朝援军消灭在灵州外围,从而使城内的人丧失希望,灵州城也就不攻自破了。

然而,林丹汗没有想到左良玉已经掘好堤坝在等他了。拔刀嚯嚯的蒙古骑兵有如蝗虫一般掠过,迅的朝左良玉的阵地起了进攻。虽然他们有些奇怪明军为什么选在一个地势陡峭的地方,奇怪为什么明军摆的不是圆形,玄襄等常规阵型,而是有些乱七八糟的堆在高处!不过冲锋的号角已经响起,他们相信凭借自己跨下的战马,凭借手中的弯刀,完全可以冲垮人数不及他们的明军。

左良玉镇定的望着远处朝他们冲来的骑兵,在他身后的亲军们紧握着佩刀,手柄处微微颤抖着。

“截流,挖堤!”左良玉见时机已到,大声命令道。

为了加大水流的冲击力度,左良玉事先在用石头,巨木将秦渠拦住,只留下一个口子过水。一旦到了掘堤之际,就先将口子填上把河水拦断,储一会水后再行扒开河堤。兵士方挖了几下,受阻的河水一下子在河堤上冲开一个大口,席卷着泥沙奔腾而下。

蒙古人冲锋之处正是地势低凹的狭长地带,顷刻间如何能闪得开。大水将前边的骑兵冲得七零八落,又拦住了后边的队伍,彼此相互践踏。一些骑兵冲向高地,却给早已守在那的明军长矛侍侯。整个蒙古人前锋溃不成军,左良玉令旗一挥,明军随后掩杀。

灵州城内的贺虎臣早得到左良玉的情报,已经在城内整好军马。他站在城墙上,一直等待着援军的信号。突然,远处蒙古人的骑兵乱轰轰的在往后退,有很多甚至是**的落汤鸡。贺虎臣知道左良玉动手了。他兴冲冲的跑下城楼,跟王承恩兵分两路,从东南两面城门杀出。

原本围城的蒙古人做好了防御的准备,谁知突然出现自己的人马大溃退,而且各个狼狈不堪,一时间又不知生了什么事。风声鹤唳的,让蒙古人自己乱了阵脚。城内明军一阵冲杀,竟让悍勇的蒙古骑兵抵挡不住。作为中军的林丹汗原本在前锋受到冲击后,正要整饬人马再行绕道冲锋。怎知自己的后队也遭受明军攻击。面对前后夹攻,队伍又给洪水截断,林丹汗只好仰天长叹,带着人马夺路而出。

明军会师后,士气大振,从进攻的人数上来讲,明军已经多于蒙古兵了。左良玉没有管那些掉队的散兵,而是直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