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部分 (第1/4页)

辽东锻炼!他越想越是佩服督师的高,当然这些话不是可以随便说出来的,甚至是单独对着袁督师,有些话也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大家彼此心照不宣便行了。

两天的疑惑顿时开朗,郭广呵呵笑道:“袁督师所言极是,一旦派出援军,就必须调集关内人马,不仅兵马出动,粮草也要跟上,这不是辽东一镇可以完成的,由朝廷统筹最是恰当!”

“嗯,行复通令全军,大凌河被围之事本督已经请旨。现在各营的将领都在着急了吧!祖家那两兄弟有没来找你?”袁崇焕似乎语气轻快了不少。

“他们两兄弟急得不行,想来向督师请战,被我赶了回去!”

“呵呵,意料之中!不过还是不要用他们作前锋,为救其父,本督恐他们过于冒进,反而被敌所伤!”袁崇焕边走边坐回了椅子上。

“督师说得是!”郭广附和道。

“袁大人,下官来辽东也有一年,若是出战,下官也愿先行!”谷刚一听可能有战打,忍不住想率军出战。他虽然任宁远兵备使,手下也有五千人马,但是一直没有机会打战。皇上让他来辽东,就是想让他学习作战之法。此时不请战,更待何时!

袁崇焕跟郭广对视了一眼,没有想到这个侍卫统领居然有当先锋的想法。比起那些只想在辽东混功劳的人来说,这个人着实还算不错,没有因为出身禁卫而眼高于顶。

袁崇焕呵呵笑道:“嗯,谷大人有此想法甚好,如果朝廷准许出战,辽东兵马悉数都要开往锦州,战是有的打。非本督不让你任前锋,而是历来对阵女真都需骑兵开道。”

袁崇焕的婉拒让谷刚面上一红,自己不过一个毫无军功的白丁,居然想任先锋。更让他尴尬的是,自己一激动居然忘记自己率领的是步兵营。

袁崇焕见他有些尴尬便正色道:“我辈武人想沙场立功其心可嘉,要打战有的是机会。一旦出援,谷大人便率你的人马作为我中军前哨,本督看你杀敌立功!”

谷刚听得出袁崇焕没有轻视他的意思,心中感激,站起来抱拳道:“下官谢过督师大人!”

既然事情交与朝廷决断,剩下的自然只有等待。当下三个人在督师府讲武论兵,研究平辽之策。谷刚为人豪爽,又虚心请教,郭广则机敏,袁崇焕睿智往往一语中的,三人谈得不亦乐乎,直到傍晚才散去。

郭广宣布袁崇焕的军令后,再无人找他撞木钟了,大家都知道,现在决定一切的是远在京师的朝廷。不过各营还是作好了出战的准备,军需官们也开始调集车马,大军要是出便开始运送粮草。

两天之后,一匹快骑从山海关飞骋而至。( )

第四十一章 辽西大雪

第七卷辽东攻略 第四十一章 辽西大雪

使者带来的旨意很简单,意思却是明白无误。虽然自古就有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但是袁崇焕显然没有这个想法,宣布朝廷的旨意后,他再一次重申军令,让各级将领不得妄自出战,然后就散了会。这不仅原辽东将领吃惊,就是谷刚也满心失望。但袁督师宣布的是圣旨,他再有不满也不敢诋毁皇上的决定。一群人从督师府怏怏退了出去,祖家兄弟只能干着急。

“督师,咱们的底线是在哪?”郭广见众人都出去后,才开口问袁崇焕。

袁崇焕对自己这个得力助手并不隐瞒真实意图,缓缓吐出两个字:“锦州!”

郭广所想也是这般,他点点头,说出了另一个担心:“就怕鞑子攻下大凌河后,也许会象上次广宁之战后那样,马上就退了回去。这样放走他们总有点可惜了,不然趁机在锦州城外跟鞑子决战,一战可解决这数十年之扰!”

袁崇焕背负着手悠悠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在之前本督也曾想着一战解决辽东之患,但是经历过广宁之败后,平辽可缓不可急。鞑子国小民少,是经不住我们这样耗的。这次放过了还有下次,何必急着以短攻长!”

“但是,就怕朝廷的大臣们不会给我们这么多时间!”郭广还是很忧心,毕竟他在辽东这么多年,看过数任辽东主帅的调换。一旦损兵失地,主帅往往就要换人,甚至是治罪。

袁崇焕倒没有这番担忧,他有些自嘲道:“这个不用担心,本督当初上任的时候曾夸下海口言明五年平辽,皇上却道要是能十年平定已经幸事。看来,皇上是极有远见!”

“督师大人,失地总是大罪,皇上即使明白督师的方略,可难保朝中之臣的弹劾。清议之下,皇上有心保全只怕也抵不过大臣们的反对。下官认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