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部分 (第1/4页)

了御营便要行礼,谁知另外一个蓝衣着服的侍卫走出来道:

“老三,这就是皇上召见的人!”

“是啊!”

那蓝衣侍卫微打量了下吴三桂后,道:“那好,你跟我走吧!”

吴三桂才知道刚刚是进了外门而已,那蓝衣侍卫也不跟他多说,带着他一直出了侍卫的帐篷区,一个玄衣的侍卫出来接应。

那位玄衣侍卫倒相当的和气,一路上跟他交待了下宫廷礼节,吴三桂连连应承着。转眼间便到了一座明黄大帐前,数十名御营侍卫列队帐警卫着,这就是御营了!

那名侍卫先行进去禀报,然后才出来招呼他进去。吴三桂走进御营三步后,连忙跪倒道:

“统领宁远镇裴国珍总兵麾下备御营游击将军吴三桂叩见我皇,我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是吴三桂?!”

皇上难道认识他嘛?!吴三桂不敢多想连忙回答道:“回陛下,正是末将!”

我看着下边跪着的小将,心里有些怪异,他就是吴三桂。历史上的吴三桂可算是遗臭万年了,正是因为他引清军入关,导致汉人遭受满人奴役了两百多年。但从他的才能来讲,也是不可多得的将才,否则满清也不会封他为平西王。现在他年纪还小,在我手里自然不会让他走回那条老路。

“朕想不到袁崇焕把你调了过来,不过你之前所在的宁远镇并非骑兵营,你可有信心替朕训练好三营的骑兵?!”

吴三桂对此早已经想好了对答,道:“回禀皇上,宁远镇虽然不是骑兵营,但也有自己的斥候骑兵,这些骑兵一直归末将管辖。在末将的训练下,这些骑兵虽然是斥候,但同样敢跟女真骑兵作战。之前大陵河之围,末将曾率五百骑出战,斩百十级而返。”

能够率骑兵跟女真人作战,这吴三桂的胆量跟武艺是合格的。袁崇焕调他过来,自然不敢随便找个人来敷衍我。不过,我还是要考考他的见识。

“嗯,既然你自言精通骑兵之道,你就给朕说说如何运用骑兵!”

“是,陛下!”吴三桂**了**嘴唇,道:“在诸军之中,骑兵的冲刺、杀伤、行军、偷袭能力都是翘楚。贯看各代历史,末将以为北方蛮族历来都是用骑兵的高手。汉时的匈奴、唐时的突厥、元代的蒙古,以及本朝的女真,他们聚集万余骑兵便可呼啸如风,随时从万里疆线上突入进中原,既无需补给,也无需辎重,机动性极强,能打则打,打不过则逃。中原汉人向来缺乏马匹,无法练成骑兵与之抗衡。天幸蛮族民力不足,否则有二十万铁骑便可平天下”

吴三桂说到这,突然想起自己说了犯禁的言语,慌忙道:“末将末将的意思是二十万铁骑很难应付,末将是从军队战力上来说的。”

我摆摆手道:“朕知道你说的是骑兵的作战能力,不过能否得天下可非兵力所决定的。得民心方能得天下,知道嘛?!”

“末将明白,皇上教导得是!”

“你继续说说骑兵的运用吧!”

吴三桂松了口气,道:“陛下,末将以为要对付蛮族就要以其人之道制之,北方荒凉,民力凋敝,即使汉人所建骑兵单兵比不上蛮族人,但他们却不够汉人消耗。损失十万骑兵,任何蛮族都无可战之力。虽汉人损耗也极大,但至少无需城城部署兵力处处设防,减少冗兵冗将的情况。正是基于这个原因,袁督师才提倡建立关宁铁骑。末将认为真要出战,单骑兵是不够的,特别是面临攻坚战的时候,靠骑兵的突破能力应对整装的步兵团,即使胜利也将遭到惨重伤亡。若是在骑兵冲击前能够使用火炮轰击,使步兵团不成建制或者城墙坍塌后,骑兵再行冲击。”

前边说的是对骑兵的一般认识,后边的倒是他自己的看法。我点点头道:“朕知道你说的这个便是女真人所用火炮加骑兵的战术,相当之有效!”

吴三桂又赶紧道:“除此之外,末将以为还可以给骑兵配置震天雷于阵前抛击,尽以火炮之威配合骑兵之利,则可补我军弱势。”

“这也算是个好办法!”我顿了顿又道:“你以后在三营就好好干吧,巡哨的三千营就由你统领。”

“末将一定不负皇上厚望!”

“你下去杨文岳那吧,他会安排的!”

“末将遵旨!”

吴三桂想不到这么快就结束了召见,但也轮不到他多想,忙躬身退了出去。

我看着吴三桂退了出去后,心中也有些怪异。现在李自成跟吴三桂都在冥冥中调了进神行营,不知道这对宿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