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 (第1/4页)

山。

许一山当时刚在军校毕业一年,和新婚的妻子回家探望母亲,一进门,就被大姐连打带骂。骂过之后,新媳妇向东含着泪对大姐说,“这个消息我们一直都不知道的,当时一山在南京,他怎么会知道呢?”

她也不敢说公公的是非,只是在一锦的怒气稍稍平息后,解释道,“听说是个样板戏演员,也只是在一个舞会之后,隔了九个月就抱着孩子去认父亲。父亲不肯见也不肯认,还闹到了那里——”向东指了指上面,“后来是政委从中斡旋,说父亲身边一直没人照顾,让她暂时照顾父亲的起居。”

“这种父亲,你还要认他吗?”一锦盯着弟弟一山,一山低下了头,

“没出息!”

乔阿姨去找一山的时候,一山正在楼上的阁楼暗自哭泣。

父母失和的那一年,许一山还只是个懵懂少年,不久就被送到了军校,父亲调离上海,母亲回娘家的老宅,他那时已经是一个沉默的年青人了,当他得知有人去母亲家里捣乱,便很清楚没有了权势的倚仗,母亲的安全一点保障也没有。于是他对向东的追求采取了默认的态度。

向东是真正的天之骄女,但她身上并没有骄娇之气,相反,她心思慎密,待人处世都非常的有办法。

向东决定追求许一山的时候,就很清楚许一山的家庭背景:父亲是上将,母亲却是一位出身上海豪门的千金小姐。就因为这样的出身,许一山的身上融合了父母的特质,既有果断刚毅豪爽的性格,又有文雅高贵不凡的举止修养。

在许一山军校毕业之后不久,他们就结婚了。对于自己的身世,向东知道,面对程家,这不仅不是优势,相反的,会是遭丈夫母族厌恶的地方。她为此做足了准备。

当她第一次见大姐许一锦的时候,面容肖似婆婆的大姐面带冷笑地对初来上海的新嫁娘说,“原来一山娶了这样的人。”

向东鼓足勇气,坦诚回答,“大姐,我知道我长得不漂亮,也不聪明,可是我爱一山,我愿意陪着他。如今我是许家的媳妇,那我就要孝敬公婆。一山最尊敬妈妈和大姐,所以我也把妈妈和大姐当成我最尊敬的亲人。”

许一锦这几年还纳闷怎么没有人再来家里骚扰,后来听说弟弟的未婚妻是何许人也,虽然气弟弟“没有气节”,却也明白她和母亲才是这场恋爱中最大的受益者。

许一山的父亲身边有了别的女人,住在北京的向东却与程映琳拉近了关系,尤其在生了两个孩子之后,每年的春节必同婆婆一道过,寒假暑假也把孩子们带过来。程映琳和女儿也终于从心里慢慢的真正的接受了向东。

*********

向东这次来,依旧是坐着市委派的车子来到了婆婆家。乔阿姨见了车牌,心中松了口气,好歹现在向东家还是有一定影响力的,否则还真怕姑爷没回来这段时间,闹出什么不好看的事情来。

向东领了两个孩子和乔阿姨打了招呼,司机帮忙把行李都拿进房子里才离去。

程映琳见了儿媳先是问,“你母亲可好?”

“还好,我弟弟已经回北京了,所以我还是领着孩子过来陪您。”

程映琳点点头,“老人年纪大了,走是正常的事。活着的人才重要。”

向东郑重称是,她外公去年去世了,因此寒假时期并没有来上海,而是在北京陪伴母亲。

程映琳想问些什么,又觉得孩子在场不好开口,刚好陆雅茹带了方芳和方博下楼来,向东示意两个孩子叫人,两个男孩儿齐声道,“姨婆好——”

方芳和方博也朝着向东行礼问好,“舅妈好。”

“一路可辛苦?”陆雅茹关切的问道。

“还好,”向东和陆雅茹并不亲近,只浅浅的打了招呼,便问程映琳最近身体如何,又问舅舅小姨如何,程映琳淡淡的道,“还好,都还好。”

陆雅茹今天没有课,便在家中照顾两个孩子,现在看程映琳和向东一副有话要说的样子,便伶俐的把小孩子们都带走,向东看她这样,倒觉得先前失礼了。

陆雅茹那边刚领了孩子们上楼,程映琳便道,“跟我来。”

乔阿姨会意的推着程映琳,向东跟在后面,三个人进了程映琳的套间。

门关上之后,向东坐在了婆婆指定的单人沙发上,便即说道,“父亲是下个礼拜三到上海,那个女的已经打发回家了。父亲是不会带她回来的。”

“小的呢?”

“一直养在那女人的哥哥家里,父亲从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