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部分 (第1/4页)

陆雅茹悄声说,“你不要也得替你大嫂和姐姐想一想呀,维持一个家不容易,你觉得有钱没钱无所谓,可不要同家庭主妇这样讲,家里吃穿用住哪个不花钱呀……”

“你完了,完全不是我认识的小仙女了,太俗气了!”

“呸,我都是小仙女的妈了!”

许一河哈哈笑,“那就给我小妹子留着,反正我是不攒钱的,等她结婚的时候都给她当嫁妆。”

“你妹子不用你的钱,你还是留着自己娶媳妇吧,对了,你在英国有看得上的……”

许一河把电话挂了。

就这样,由许达均坐镇,陆雅茹出面斡旋,程一锦许一山许一河把房子卖给程奕,程奕给了他们每家一大笔钱,在当时,那是一笔天文数字,现在……现在的房价就不要提了。

房子的问题总算和平解决了,但向东和程一锦的梁子结得很结实。

通过这次的事件,向东对陆雅茹的印象大为改观——以前她认为那就是个靠着姿色迷惑男人的尤物,现在却发现人家很智慧很能干很善良……

程纾得知大宅被儿子买了来,先是惊讶,后来是高兴,他终于可以一偿叶落归根的夙愿,能回到自己出生成长的地方是多么有幸!

其实,这是一个很美丽的错误认识。

乡愁

程纾之前几次回上海都是为了探望姐姐程映琳,最后一次是参加程映琳的葬礼,因此,他每次到上海都是来去匆匆。

程奕说把老宅买了回来,他是非常兴奋的。一夜没睡好,第二天一早就打电话告诉儿子不要轻举妄动,房子怎么修怎么还原要他去做决定。程奕笑说,虽然买回来了,但表姐他们一家人在搬新家前还是要住那里的。

程纾听儿子这么说有点失望,但精神上也放松不少。孩子们都在美国上学,由程敏监管。但他安排好香港公司的事务,还是急着和妻子回乡了。

都说游子们有乡愁情结,是不是百分百如此不晓得,但程纾是肯定有的。每每在香港去哪个上海本帮菜馆,他定要说不地道。都道香港是国际大都会,他面上不讲,心里也要说上海是国际都会的时候,香港不过是个小渔村。就是面对着姐夫宋震铠,他也自有一种骨子里的傲然。

宋震铠是白手起家的广东人,程纾和谌家姐妹都是来自上海的世家子弟。宋震铠再风流,情人们也是某小姐而不是二太太三太太,这也缘自他对谌霭容的一种尊敬。谁都知道,在马会俱乐部,宋震铠是绝对不会带女朋友去的,因为他的连襟也是会员。从不带情人到能见到亲人的场合,是宋家父子的风流原则。

话扯得远了。

程纾回上海的时候,程一锦还住在程宅里,因为新房还没盖好呢。程纾也没有进去,只是站在外面看了一下房子的远景,心中很是失落跟苍凉。家是这个样子的么?

他记得大门是铸铁雕花的,透过栏杆可以看到院子里的情形,可这个大门是包着生锈铁皮的,挡个了严严实实;他记得家里的窗户敞亮,可从外面看过去,怎么窗户老小的还钉着铁栅栏像监狱似的;他记得家里的墙是老高的,可这片矮墙实在是不称头,墙上面缠着铁丝网,破点没关系,外面的墙皮上还刷着什么标语,左边是“森林防火,人人有责!”,右边是“国家兴旺,匹夫有责;计划生育,丈夫有责!请说普通话”……程奕从车里下来,看父亲紧锁眉头,问道,“要不要进去看一看?”

程纾摇头。

车子缓缓驶过他以前上小学中学的地方,以前去过的图书馆,以前去过的电影院,他坐在车上等程奕在街头排队买了生煎包来吃,皮老厚的,馅的汁水味道也不够浓……什么都变了,包括他自己。

程纾从刚开始的兴奋到现在的低落,落在程奕眼中。程奕拍拍老父的肩膀,“爸爸,不如你陪着阿姨去美国住一阵吧,我看她想弟弟们,又放心不下你。”

程纾一向不喜欢住国外,谌霭玲就迁就他。旧的总算结束了,人应该放开怀抱去享受现在的生活,应该更加重视身边的人。

程纾晚上找许达均喝酒,许达均看他一上桌就连干了两三杯,呵呵一笑,转过头看着陆雅茹,陆雅茹看这气氛很是微妙,低声问丈夫,“要不然你陪表哥去书房喝酒吧,餐厅留给我们说话。”

许达均说好,问程奕要不要相陪,程奕摇头,“我陪妹妹。”

谌霭玲同程敏一样,都非常喜欢陆雅茹母女两个,看陆雅茹同丈夫如此默契,心中不由羡慕。她自然是喜欢程纾的,但两个人在一起也都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