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部分 (第1/4页)

珈儿喜道:“珞哥哥说的话是从来不耍赖的,就怕你将来后悔。”

杨珞道:“大丈夫一言既出,生死不悔,除非我一命呜呼,此生再不离你半步。”

珈儿闻言喜极而泣,二人紧紧依偎,但觉只要有对方在身边,世间一切艰险,苦痛,殊不足畏,时光若能停在此刻,没有明天,没有未来,却又如何?

此后十余日,杨珞寻得一处僻静的所在,两人饿了便吃些野果小兽,渴了便饮些山间清泉,朝夕相对,其乐融融,不知不觉间,杨珞内伤已然大好,珈儿也可自由行动了,两人商议着回襄阳找寻恒山派和小炮的下落,一大早便策马共乘,扰乱花香,踏碎鸟语,绕过了蒙古大营,来到襄阳城下。

二人远远望去,只见襄阳城门紧闭,城头上人影幢幢,竟是僧道俗俱全。城下三五个汉子正在高声叫关,其中一人道:“我等俱是正当商人,出关办货归来,还请将军放行。”

城上守将道:“如今两军交战,战况日烈,吕文德大人早已颁下严令,任何人等不得入城,以防有奸细混入,你们还是走吧。”

那人道:“我等世居襄阳,妻儿老小俱在城内,我们还能去向哪里?恳请将军行个方便,我等感恩不尽。”

那守将道:“军令如山,襄阳边关重地,岂能随意开启?汝等无需多言,再不离去,我便要下令放箭了。”说罢将手一挥,城头上的军士纷纷拈弓搭箭,瞄准了那几名汉子。

几人见状大惊,慌忙后退,小声商议了一阵,便向西去了。

珈儿见状,皱眉道:“这将军真是蛮不讲理,竟然硬要害人家妻离子散,有家难回。”

杨珞道:“这也怪不得他。军士便须服从命令,恪尽职守,倘若人人都可以随意破例,抗命不遵,蒙古军也无需来攻,宋军迟早便自己散了。”

珈儿道:“那倒也是,不过这么一来,我们可也进不了城了。”

杨珞道:“且不忙,待到入夜,我自然有办法。”

两人退到附近小树林中歇息,杨珞顺便用树皮搓了条长索,待得夜深人静,两人弃了马匹,悄悄摸到襄阳城下。

杨珞道:“你且在暗处等我,少时便拉你上去。”

珈儿点头答应。杨珞将绳索挂在腰间,全身贴在城墙上,展开壁虎游墙功向上游去。襄阳城墙又高又滑,但杨珞内力收放自如,正是这城墙的克星,不多时便爬上城头,偷眼一望,自己正在一名守卒脚下。杨珞悄悄点了那守卒穴道,将绳索一头套在城垛上,另一头放下城去,珈儿接住绳头,悄无声息地向上爬来。

杨珞运指如风,隔空将左右守卒穴道封住,看再无旁人注意,一个翻身跳进城内,少时,珈儿也爬上城来。两人展开轻功,避过宋军耳目,下到襄阳城中,但听得梆子声响,已过了三更了。

杨珞带着珈儿直奔先前住过的客栈,转过了几条巷子,忽见一名乞丐倒卧在街头,衣衫单薄褴褛,身躯在冷风中不住发抖。杨珞心中不忍,除下外衫披在那乞丐身上,又从怀中取出些银两放在他手中,方待要走,那乞丐忽然翻身坐起,哈哈大笑,道:“年轻人心地倒好,这回是老叫化子走眼了。”

二人吃了一惊,尚未开言,只听那乞丐又道:“老牛鼻子,这回又是你赢了,说到知人之明,老叫化子始终是不如你。”

两人听得莫名其妙,忽听身后一个苍老的声音道:“承让承让,祝兄又欠下老朽一顿好酒。”

杨珞大吃一惊,转身将珈儿护住,只见身后一名葛衣道人,双手筒在衣袖中,腰间插了支拂尘,模样甚是滑稽可笑。

杨珞心道:“这二人行为奇异,尤其这道人,竟然欺近我身边一丈之内,我仍浑然不觉,武功深不可测,眼下敌友未分,不可不防。”思量间不自觉地将珈儿又往身后拉了拉。

那乞丐见状笑道:“小朋友无需紧张,自你二人入城,我们就已跟在你们身后,老牛鼻子说你们是心地纯良的好孩子,我却偏偏不信,是以跟他打了个赌,就赌你等乃是蒙古奸细,不过适才你们如此体恤老叫化子,世上哪有这般善良的蒙古奸细?老叫化子自然是又输了一次,唉……这三十年来我就不曾赢过这牛鼻子,想来着实可恼。”乞丐说完,双拳猛擂自己前胸,模样甚是懊恼。

那道人见状笑道:“祝兄不要动怒,你可知何以你会输么?”

乞丐道:“不知道,也不想知道,千万别说给我听。”

道人道:“你不想听,我便偏偏要说,先前他二人入城时点闭守卒所用手法极轻,分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