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 (第1/4页)

2002年,爱德华?玛斯瑞拉(Edward Mazria)在重读1972年的一本讲二氧化碳排放量的书时,他就在想,事隔30年了,不知道现在建筑领域内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能占总排放量多少比重。他让公司的年轻人去做调查,调查的结果让他很震惊。空气中50%的碳排放量都跟建筑相关,原来,开发商和建筑师们是破坏环境的罪魁祸首。

而房子的大小是非常重要的因素。根据玛斯瑞拉创立的组织Architecture 2030所做的调查,现在平均一所新造房子的大小,美国是2 400平方英尺(约223平方米)(跟1950年相比,增长了140%),加拿大是1 800平方英尺(约167平方米),日本是1 000平方英尺(约93平方米),而英国只有815平方英尺(约76平方米)。美国远远超出其他国家。建筑师们都在反思,人们真的需要这么大的房子吗?

玛斯瑞拉现在到处在演讲,告诉人们通过设计更小、更绿色的建筑来节约能源。在一次国际论坛上他说,每年投资216亿美元在建筑领域的节能上,就能创造出21�6万个工作岗位,减少8 670万吨碳排放量,并且为消费者节约85亿美元——这是指数额巨大的水电费等。

应该注意到,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做起“小”生意。

与很多创业者一样,马修?伯曼(Matthew Berman)和安德鲁?科奇(Andrew Kotchen)最初成立KB Home公司的时候也是出于一种环保的意愿,他们了解到这样一个信息,在美国仅是住宅部分就占据了整个国家能源消耗的21%,于是他们开始尝试设计更小的房子,结果发现消费者很买账,绝大多数是因为经济原因。两年前在南加州,一个典型家庭(一对夫妻带两个孩子)的平均住宅面积是3 000~3 200平方英尺(约279~297平方米),而如今大概只有2 200~2 500平方英尺(204~232平方米)。在经济危机时期,一个3 000平方英尺的房子光是付电费就够让人痛苦的了。

当然,鉴于消费者的选择是多样的,即使越来越多的人爱上了小房子,还是有很多人只喜欢住奢侈的大房子。这些就由其他的公司来做,KB Home公司只专注做自己的那一块。

当房子变成小电厂

住小房子可以为家庭节约一笔不小的水电费支出,何乐而不为呢?而更让人兴奋的是,在不久的将来,你甚至根本不用支付电费了,还可以通过自己的房子产生的能量,每月赚取一定数量的钱。

觉得不可思议吗?设想一下这样一所房子。你的屋顶有一块太阳能电池板以及一个微型的风电涡轮机,其生产的可再生能量足够供你家庭的日常使用,包括停在车库里的电动汽车。当然这个房子有备用的电源,当可再生能量不足时会自动补上,两个系统是互相关联的。你可以通过iPhone实时监控家用电器的用电情况。你的房子就像一个小型发电厂一样,除了供给自身家庭能量之外,多余的能量可以卖给电力公司,还能赚取一定的费用。

这就是所谓的小型智能电网,这不是梦想,目前在世界上已经开始了小范围的试验,而像IBM公司、GE公司这样的大公司无一不把目光投向这个领域。人们忽然发现,在发展可再生能源的过程中,除了耗资数十亿元在地广人稀的沙漠里建立电站之外,还有另一种模式更简单、更有效。

小人国的故事——迷你化背后的低成本(3)

当然,前一种方法也并非毫无意义,只是建立大规模电站除了耗资巨大之外,在电力传输过程中因为距离远而耗损大量的能量也是一个不小的缺点。而这些可以通过建立一个个社区型的“小电站”来解决。苏?巴特勒(Sue Butler)在马萨诸塞州的家便是一个例子。她的房顶装了一个500瓦的微型风电涡轮机和5�5千瓦的太阳能电池板,这两个小东西产生的能量足以达到她家平均用电量的3倍。假设每个房子都能产生2~3倍于日常使用的能量,办公楼、公园以及商店都可以利用起来,那么在城市中心便可以很轻松地诞生一个可再生能源工厂。波士顿海港的赫尔(Hull)小镇通过这种社区型的风电网络,已经可以生产出多于整个小镇耗能量4倍的能量。除了供自身使用,还可创造利润。

那么,这种小型电网在成本上是否有优势呢?如果只看单个装置的成本,也许并不便宜。有数据显示,这种装在屋顶的太阳能电池板,其安装成本要比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