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部分 (第1/4页)

当天晚上,一家人都去公社吃了饭,席间两家都把事情说通了,这边他父母自然是满口答应,认保保的日期就定在中秋节那天,十月一号,也是国庆节,三喜临门。

并且就水泥厂的事情做出了解释,由王宏文开口,父亲想了想,也就答应了贷款的事情,但在父亲心中怕是以为他只是替王宏文挂个名头吧。

翌日一大早,几条重磅消息在公社里传开了,一是:他昨天带着牛大满几人打了仓库的验粮员,打了人还屁事都没有,甚至送粮也宽松了很多,对村民来说这是大好事,值得庆祝;二是:他认了杨春桃当保保,和书记成了亲戚,身份大变;三是:方东华打算联合各户集体承办水泥厂,厂子的名字就叫:角山人民水泥厂,凡是参与进来的各户优先解决在水泥厂当工人的名额,可以领工资,还会包伙食和住宿。

这还没完,另外还有李正阳站出来吆喝,要承包粉条的出售问题,已经向各大队发出了申请。

很多村民只是当成八卦来传播,但是一小撮人却是看明白了,这里面都牵扯到公社的一把手王宏文,而方大军也是关键人物,粉条场是谁他搞起来的,带头打人的又是他,拜保保的人还是他,以及办水泥厂的方东华更是他的父亲。

仿佛看明白了,但其实这一小撮人又糊涂了,想不通怎么把事情给联系起来,这到底是要干什么呢?

但无论如何,公社里彻底轰动了,村民们不会明白现在水泥厂的经营有多惨淡,他们只重视到了“工人”这两个字,在农村能当上工人是件无比光荣的事情,等于工资,等于饭碗,等于一个家庭的好转。

“士工农商”,大概可以解释现在的现状,商人可耻,农民光荣,但又向往着当工人,而当工人的自然不如当干部的。

而就在这时,公社的喇叭响起,正式通知方大军在后天去隔壁的井县考察水泥厂,关于水泥厂的场地建设,跟粉条场一样,由方大军来领头。

这消息一出,瞬间哗然,方大军这才多大啊,满打满,都算不出十六岁来,质疑的人自然有,而且占了绝大多数,嫉妒的人,还好,只是一小部分。但仍旧有一小撮人已经行动了,七个生产大队长默契的从土地里走向了公路,最后都往方大军家里赶去……

水泥厂,工厂,当工人,零碎的信息集中在村民的脑海中,干部们反应了过来,先不谈会不会参与,但都迫切想了解更多的信息,不方便直接去问王宏文,所以都来找方大军了。

而方大军呢,正端着茶杯在家里等着,先喝足了茶水,接下来就要进行一场忽悠大战了。

ps:不好意思,晚上有个聚会,回家晚了点!争取凌晨前再杀一章出来。

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第八十五章 动员大会

无论水泥厂多么符合县里的政策,但都不是国企,好在利用了集体承办这一点来有效避规,但仍旧不够,昨晚上饭后,他又和王宏文密谋了很久。

最后又打起了公积金的主意,生产队有公积金,公社同样有,每个公社都不多,但盖不住公社的数量,王宏文准备联合五个公社投钱进来。

方大军主动让利,公社投多少都算两倍,比如投一千就算两千,变相的多了一道保护伞,他又亏不了多少钱。五个公社能凑出五千块钱的公积金就顶天了,翻倍也才一万,亏的五千还需要集体扛下一半,等于他个人损失了两千五,但是帐目不是这么算的,得到的便利非物质所能衡量。

除开公积金,原计划的十万元不变,他家里贷款五万,其余五万由集体凑,这仍旧是一笔巨款,足以伤筋动骨。

“大军,听说你要搞水泥厂。”刘春山的声音传来,仿佛约好了一般,新桥大队的几个大姓代表人物都来了。

刘、方、罗、陈,这是队里相对人口较多的姓氏,他本家的一位太爷到场了,八十多岁的高龄。

都是长辈,不敢托大,招呼大家先上用茶水,“水泥厂的事情我等会一起说,人还没到齐。”

半个小时后,五个生产队的代表都来了,又等了一会,发展和忠勇大队也到了,当然不可能所有人都这么默契,之所以都会到他家,这是因为公社那边也在出力。

“好了,人也差不多了,我现在就说说水泥厂!”方大军拍了拍手道,父母都没在家,俩妹妹也都上学去了,这也是他故意为之,当着父母的面,有些忽悠的话语不好说出口啊。

“大军,你快说吧,我们都等不急了。”

“是啊,你看叔能去当工人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