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五章 双方应对 (第1/2页)

“气煞我也!袁某定要亲自将于夫罗,碎尸万段,方解吾恨!”袁绍这口气算是回了过来,破口大骂道。

“于夫罗本是南匈奴单于之子,其父死于匈奴内乱,于夫罗则滞留河东,未得先帝降诏將,无有大义回还属地,我等邀其共讨董贼,此人竟敢反叛联军,不怕死乎?”孔融皱眉道。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只怕问题便在,皇帝诏书上,必是董卓承应此贼,许其诏书,封其单于,才敢如此铤而走险。”曹操眼中闪过寒光,捋着短须说道。

“孟德所言极是,定是此因,此人如今反叛,焚烧大军粮草,如今诸侯大军,该如何是好?”鲍信点头,然后问道。

这个问题,是现在所有人,都无法回避得现实,现在该如何是好,是解散联盟各回各家,另择良机,再讨董卓,还是就靠着现在营中的五日粮草,与董卓死拼?

联盟诸侯此时,脸色各异,不少人心中都有了退兵的心思。

曹操紧皱着眉头,他知道这种时候,是绝对不能退兵的,一旦退兵,诸侯之间将再无联盟可能,而且绝对会给董卓,各个击破的机会。

洛阳八关,给这座汉朝都城,带来了极大的地理优势,进可攻,退可守,守住几大关卡,可以轻易到达,颍川、南阳、陈留、朝歌这四个重要地点,诸侯一旦分散是怎么也守不住的。

曹操想要站出来,力劝众人死战,不然肯定都会死于董卓之手。

不过他还没说话,袁绍就站起来大声说:“决一死战!”

此刻他的语气极为坚定,像是丝毫不容他人拒绝。

随后袁绍冷冷的环顾四周,逼视着众人的脸色,再次说道:“如若不战,我等全无活路,酸枣大营虽毁,但大军粮草尚可支撑五日,可另着人四下征集,或向异人急购,筹集半月粮草,非是难事。况我军非是无有胜算,只要伯珪事成,董军必然如我等一般,困于粮草不足,大营被烧之事,无非让决战提前到来,我军兵精将广,何惧与贼一战!诸君!莫要忘了,会盟誓言,若谁想退出,袁某绝不答应!”

袁绍一上来就把话说的很明白,而且最后的威胁,让大家听得分明,绝非虚言,如果现在谁要说退,只怕会死在这里。

诸人只得暂时收了心思,开始商议征粮之事。

收购粮草的事,长天没有参与,他在想别的事。

照本来的情况,如果公孙瓒成功,那么董卓暂时没粮,要么退军要么一心求战,不管如何,主动权都掌握在联军这边。

而现在联军自己的粮草被烧了,如此一来即便公孙瓒成了,那么情况也只是让两方趋于平衡,终究还是要来一场,殊死拼杀。

“孟德,这突袭粮道之计,是何人所出?”长天悄悄对曹操问道。

“某亦不知,当是有人密会本初献策,却不知到底是何人。”曹操摇头道,他其实也想知道这人是谁。

“若公孙伯珪事败,该如何应对?”刘岱突然对袁绍问道。

“事已至此,危在旦夕,自当死战,别无他途!事成,则天下太平,事败,则万般皆休。诸君!即便我等能退回各自属地,但那董贼可会放过尔等?”袁绍咬牙道。

众人有些沉默,他们也不是笨蛋,袁绍这么一说,自然也就明白了过来,不打肯定是不行的,现在已经不是,悠悠然轻松剿匪讨董了,而是要真正的与董卓决一死战了,而且非要来个你死我活才行。

“这一切来的好突然。”这是此时所有人的心声。

随后诸人沉默不语,各自回营准备大战,显然已经完全没有了之前,轻松的气氛。

长天回到了自己的先锋大营,叫来了陈宫,将事情原委,说了一遍,然后问道:“公台,若是那公孙瓒事成,那么联军该如何取胜?”

陈宫显然也没料到,联军的粮草会被焚毁,仔细的想了想然后说道:“主公,若是公孙瓒事成,那么此战之关键,便在董军北营,郭汜之处!此处胜,则联军或许能胜,此处败,则联军必定会败。”

“为何?”长天问道。

“因势利导。”

“何解?”

“善战者,因其势而力导之。北营胜,则势胜,北营败,则势败,两军死战,以气为先,颓者败,盛者胜,此至理也。”陈宫说道。

“若公孙瓒未成呢?”长天再问道。

“亦在北营。”

“为何?”

“于夫罗兵少将弱不足为患,遣一路善战诸侯便可灭之,粮道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