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部分 (第1/4页)

秦齐觉得小厮说的至少有七八分信服,寿安公主让官兵抓人,十有**是担心奸情败落,想杀人灭口。

赵少爷求沈救赵家满门。

沈犯难。

赵少爷能在逃命的时候,还想着救她,虽然把秦齐当成坏人撂倒了,但毕竟是一番好意,她不能见死不救。

只是,她是被人挟持的啊,虽然行动还算自由,但玉佩一事,一时半会儿应该很难解决掉,西秦的刺客会允许她在宜州多待几天吗?

而且,寿安公主可能与人私通的事,还得瞒着西秦的刺客。

这么丢脸的事,回头传开,朝廷的脸面都丢尽了。

打定主意,沈就吩咐秦齐道,“你先去查清这事,到时候怎么解决再商量。”

秦齐点头,推开窗户纵身一跃,就消息在了屋内。

沈看着赵少爷几个道,“上灵寺后山的事,不管如何,就烂在肚子里,谁也不要提及,败坏皇室名声,谁也救不了你们。”

赵少爷连连点头,“我们心里有数。”

对皇室来说,除了那几个权贵重臣之外,其他人都可有可无。

如果寿安公主真的与人苟且,皇室为了声誉,绝对是宁可杀错一千,也绝不放过一个。

秦齐亮出了令牌,那些官兵不敢轻举妄动。

但是让他们来抓赵少爷的是寿安公主,现在赵少爷就在酒楼里,有煊亲王府世子妃护着,他们不敢动,但寿安公主那里又没法交待。

官兵出了屋子,就赶紧派人去禀告寿安公主了。

寿安公主这些天过的并不舒坦,玉佩虽然是她喜欢的,但她贵为公主,要什么玉佩没有,丢了就丢了。

可那日玉佩是和衣裳一起丢的,她这辈子还没有那么狼狈不堪过。

她当时就发誓,抓到偷衣贼,定要将他碎尸万段。

气归气,她最担心害怕的还是后山发生的事会被人传的沸沸扬扬,损毁她的名声。

当初被贬出京,她已经有了个善妒的名声了,要是再加一条****就算太后怎么袒护她,皇上也会要了她的命的。

她只期盼那贼什么也没看到,只是见财起心,偷了衣裳和玉佩。

从上灵寺回来之后,她就画了玉佩图,让人私下寻找。

找了将近十天,才有人说曾经在赵少爷手里头见过那块玉佩。

官兵带着图去赵家询问,赵老爷和赵夫人压根就不知道玉佩的事,赵家是商户,地位虽然不高,但钱还是不缺的。

库房里玉佩少说也有四五十块了,对玉佩,赵家二老不敢兴趣。

赵少爷上京了,一时半会儿肯定抓不到。

怕寿安公主动怒,负责追查玉佩的官兵就将赵家满门下了狱,等赵少爷回来再说。

现在人是回来了,只要他回到宜州,就是插翅也难飞。

可凡事总有意外,宜州是她的封地,她最大。

谁想到会突然蹦出来一个煊亲王世子妃。

比起她一个被贬来封地的公主,煊亲王世子妃更不能得罪。

寿安公主一肚子邪火,“什么煊亲王世子妃?她不好好的待在煊亲王府,反倒来我宜州做什么?定是假冒的!”

官兵也道,“小的眼尖,看到那自称是煊亲王世子妃的少夫人手腕上绑着铁链。”

寿安公主怔了下,随即就道,“来人,传我的吩咐,将酒楼包围起来,如果他们束手就擒,饶他们不死,若敢反抗,格杀勿论!”

得了吩咐,官兵就赶紧下去传话了。

再说沈,秦齐走后,她将暗卫和刺客一一扎醒。

赵少爷在一旁挨个的赔罪,吩咐酒楼上好酒好菜,算作赔罪。

他重情重义,因为沈医治过他,所以误会他们,暗卫和刺客也不好责怪他们,况且人家赔罪态度良好。

只是酒菜刚端上来,才喝了一杯,闹事的官兵又来了。

刺客和暗卫不知道这已经是第二波了。

官兵要他们束手就擒,回府衙说话,刺客和暗卫都没给他们好脸色,亮出煊亲王府的身份,愣是被扣上假冒的罪名,真的是能把人气死。

暗卫脾气算好的了,西秦的刺客可没那么好说话,连煊亲王府的暗卫和煊亲王世子妃对他们都客客气气的,这几个小官兵居然也敢在他们面前吆五喝六,算什么东西啊。

气头上,拎起他们的衣领,就将人丢下了楼。

在官兵看在,沈他们是敬酒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