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部分 (第1/4页)

阿杏不明所以:“为什么要说对不起?”

“昨天对你的态度不好,对不起,害你一整晚没睡,对不起,还有……”巧莹低下头,泪水又滚了出来:“还有很多事情,对不起!”她又抬起头,目光中透出坚定:“不过,你放心,有机会,我一定会补偿你!”

阿杏现在只是随意地听着,却没想到,在后来的一段日子里,巧莹真的用她的方式补偿了她……

第209章归来

天乾宫皇帝的办公所在。自从上了年纪,皇帝很多时候都歇在了这里。

大年初一一早,皇帝起了身,近身太监黄公公马上带人进来伺候他起床。

着衣梳洗后,黄公公将他扶到铜镜前,为皇帝梳头。这时,一名太监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汤药走进来。

黄公公为皇帝梳好发髻,然后放下手中的梳子,端起那碗汤药恭敬地端到皇帝的面前,轻声道:“皇上,趁热喝药,药的疗效才好。”

皇帝看着那碗黑漆漆的汤药,厌恶地皱了皱眉头,“这药喝了这么久,身体也不见好转……”

黄公公弯下腰,轻声说:“皇上,太医说这心疾是要慢慢将养着的。”

皇帝沉沉地哼了一声,脸上有些怒气:“庸医,一群庸医!”说着重重地拍了一下桌子。

黄公公连忙跪下:“皇上息怒!”每天的劝药成为黄公公最为辛苦的工作。

皇帝愤怒地转过头,目光接触到铜镜中自己的满头白发以及满是皱纹的脸,忽然的怔住了。他呆呆地看着铜镜中的影像,脸上的怒气渐渐消失,过了半晌,他长长的叹口气,轻声道:“生老病死从来不在我们的控制之中……”

皇帝脸上显出一种凄然,过了一会,他对黄公公说:“去将李杏带过来。”

阿杏跪在地上,头深深低下,心中在揣测着皇帝将她叫过来的用意。不可能是要杀她,哪有皇帝大年初一杀人的,这是大不吉!那么,他想放自己出去?那也没必要特意将她叫过来啊,一道旨意下去,方便得很。

正当阿杏胡思乱想的时候,皇帝苍老而略带疲倦的声音响起:“李杏,可曾念过书?”语气和缓的倒像是在拉家常。

阿杏猜不透皇上的用意,便答道:“民女小时家贫,书念得不过,只是识得几个字!”

皇帝缓缓向她靠近,阿杏微微抬眼,眼前明黄|色的衣角轻轻摆动,龙靴上的明珠亮得晃眼。阿杏心中有些紧张。

“只是识得几个字便有如此见识倒是难得,不怪得大家称呼你为才女!你那首《望月怀远》确实是好诗!”

阿杏听皇帝的语气温和,不由地轻轻抬起头来,却见皇帝怔看着她,眼中隐隐有些笑意。阿杏心下大松,知道皇帝基本上已经消气了。

“谢皇上夸奖!”

皇帝伏了手又将她看了看。颇为惋惜地说:“可惜身为女子……”接着话题又一转:“李杏,你话剧的内容是真实的吗?百姓们真的如你所说安居乐业,生活富足?”

“回皇上的话,据民女所知,大部分的百姓都吃穿不愁,当然也有生活穷困的,可是哪朝哪代又没有贫贱之人呢?皇上能让大部分的子民衣食无忧,在百姓的眼中已经是最好的君王了!”阿杏这番话虽然有刻意讨好皇上的意思,但是她说的也是实情,这马屁拍的并不过分,听在皇帝的耳里倒比那些大臣们说的“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更有几分真实感。皇帝心中非常的受用。

皇帝忽然沉下脸:“这次你在台上临时换角唬弄于朕是为事实!其罪当诛!”阿杏心一惊。连忙低下头,正当她心中大叫不妙的时候,皇帝的脸色又忽然转缓:“不过,你的话剧让朕非常的开心,其功当赏!即是如此,功过两消,你今日便回去与家人过年吧!”

阿杏大喜,真心实意地向皇帝磕了一个头:“多谢皇上恩典!”

皇帝轻轻一笑,低头看向她道:“李杏,你已将这个意外成功地拉入事情原定的轨道。你所表现出来的胆略和识见朕很欣赏!朕记住你啦!”

被皇帝记住算不算一件好事?阿杏现在来不及思考,此时,她的心中被重获自由的巨大喜悦给充满,除了谢恩以外,再也说不出其他的话来。

当天,皇帝便下旨放了戏院一干人等。戏院的人劫后余生,喜极而泣。李公公遵照旨意送来了他们的行头与道具,见到阿杏便笑着恭喜:“本公公就知道李老板是有福之人,必能吉人天相!”阿杏心中高兴,又塞了孝敬银子给他:“承公公吉言!”

一行人回了戏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