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部分 (第1/4页)

讨论会嘛,自然要百花齐放,各种思潮涌现,才能体现出学术价值和领导水平,而且从一些不可明言的角度来看,刘局长也并不希望这个协会里,出现一言堂某家独大的情况。

说话的这人,就是刘局长。

“哦,我倒是看出点意思。”刘局长斟酌着用词,语速不快,看着台上的几个各种各样的瓶子,不太确定的说:“小姜同志,这两个先倒空了,然后用来装水的矿泉水瓶子,就代表了受教育的学生,水,代表了知识文化……嗯,不止知识文化,一切接受的教育;至于那两个大水瓶,和后来用来倒水的满矿泉水瓶子,就代表了老师……嗯,不知道我的看法对不对?”

刷刷刷,现场响起一阵不算太明显,却可以听得见的悉悉索索的声音,这次不是闪光灯牌照,而是记录。领导讲话,很多人习惯性的就开始记录。

这年头开会讲究节俭,与会人员一人发一瓶水一支笔一个小本子,闲着也是闲着,记录记录领导讲话不仅是学习的方式,也是打发无聊会议时间的不二法宝。

更何况,这场会议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枯燥。

从秦国强‘话锋一转’,很明显的把矛头指向一众中小型民办幼稚园之后,会场里就不再是轻松的讨论,气氛开始紧张起来,全场最小的民办幼稚园园长姜轩这么一通行为艺术,紧张的气氛立刻就变成了浓浓的火药味。

台上,姜轩微微点头,笑道:“刘局长目光如炬,我正是这个意思。”

“嗯,那就对了!”刘局长轻轻一拍手,笑着朝左右看了看,自己没有把后面的话说出来,而是问坐得最近的润景公学的孙校长,“老孙,你觉得,小姜同志的意思是什么?”

孙校长没开口,台上的秦国强脸色就是微微一沉。

姜轩是什么意思,他大概也看出来了七八分。

南汉省协会并不是铁板一块,协会的常务委员之间也谈不上什么有爱互助,在秦国强能控制住场面的时候,其他人不会有动作,现在出来了一个姜轩,和秦国强争锋相对,其他人立刻就有借机发难的机会。

润景公学是做小学教育,看起来了健乐幼稚园没有直接的冲突,但是在协会里,润景并不想冒出来一家和他们并驾齐驱。

“这个嘛……”润景的孙校长沉吟了片刻,道:“那我就不揣冒昧了。小姜园长,你一开始用保温杯和矿泉水瓶子,这两个容器的容积,其实都是差不多大小的,相对于开水瓶,容积都非常小,可是同样两瓶开水,用同样的方法倒,保温杯很容易就灌满了,而矿泉水瓶却只装了一半的水,这是不是在告诉我们,不管老师的水平……老师肚子里的水再多,如果没有好的教育方法,都只能事倍功半,没法教好学生?”

“嗯,我也是这么想的。”刘局长在一边微微点头。

台上秦国强脸色一沉,姜轩却没看他,而是点头:“不错,就像两位领导说的,教学方法很重要,当老师要因材施教。保温杯,口大,而矿泉水口小,如果教育不得法,有再多的水也灌不进去。”

刘局长和孙校长相视一笑,笑容颇有默契,不仅仅是因为他们两猜对了,而且这个小姜还真会顺杆爬,明明一切都是他想表达的意思,怎么就变成‘就像两位领导说的’,搞得好像是我们两在给秦国强难堪似的。

不过这点却不必点破,刘局长点点头,说:“我补充一句,教育方法不对头,千篇一律,有时候还真不是能不能教得好孩子的问题,而是会把孩子跟教坏了,教废了!小姜园长面前那个被烫坏掉的矿泉水瓶子,就是证明。”

姜轩面前两个矿泉水瓶子,一个装满了水,一个却被开水烫的扭曲得不像样子。

“相反,如果用合适的方法,比如小姜园长后来拿了另外一瓶矿泉水,口对口,慢慢的朝里面倒,虽然矿泉水瓶的容量,远远不如开水瓶,但由于方法对头,却能把瓶子给灌满。”孙校长接口,一边说一边微微点头。

“对,我就是这个意思。”姜轩朗声道:“教师的学历高低,固然对教学效果有很大的影响,但是我认为最重要的,还是教学方法和教学的态度,前者重要,后者却起到决定因素。采用合适的方法,拿出端正的态度,针对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即便教师的肚子里只有一瓶水,同样能把学生这个瓶子灌满,相反,就算教师肚子里装着一个大海,也未必能教好学生。”

说完之后,稍稍顿了顿,微微挺起胸膛,给台下的记者们留下足够的抓拍时间。

不出来争就罢了,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