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 (第1/4页)

十 下乡钓“鱼”(三)

慰问完贫困户,蒋军望着马小华说:“我们不回到镇政府食堂,直接请首长去我们新建的茶社喝茶吃饭吧。”

马小华未置可否。

蒋军接着说:“为了提高招商引资的吸引力,最近我们充分利用当地有山有水的环境资源优势,在半山腰上新办了一个茶社专门搞来客接待。那里景色优美,鸟语花香,客人们在茶社里喝山上刚出的有机绿茶,吃这里无污染的大米饭,累了还可以到茶社旁的人工湖里游游泳。过来的客人个个夸不错呢。”

马小华被他说的心动,想去那里看看,但是作为一个县领导,直接说去有伤面子,于是冠冕堂皇了一番:“你们乡镇在发展工业、招商引资方面动了不少脑筋,下了不少工夫。办了这么个茶社,先不说成效如何,但至少说明你们是有所作为的,是想做点事情的。”

蒋军一听马小华对他的表扬,心花乱放,一个劲地说感谢县领导关心。当然,为了让马小华亲眼看到茶社这个新的招商平台,蒋军又变着花样讨好地说:“虽然我们建了茶社,但肯定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今天难得有这个机会,请马书记您去亲自指导指导。”

马小华这才明确地答复:“那我们一起过去看看龙河镇领导的最近杰作吧。”

跟随的人一听马小华答应去茶社吃饭,一阵欢呼。

一切果然如蒋军所说。新砌的仿古茶社四周长满了碧绿色的茶叶树,微风轻拂,茶香扑鼻,鸟声环耳,真好似蓬莱仙境。

茶社里的饭菜昨晚上就已经准备停当。蒋军一再打招呼说穷乡僻壤接待能力有限,虽然他说的也是实话,镇里一所小学的窗户玻璃还没有钱买,学校打了几次报告,但镇财政上一直没有什么钱。听说马小华来慰问,蒋军仍精心准备了燕窝、海参等时新珍贵海产品,加上当地的肉丝炒韭菜,清蒸小黄鱼,苦瓜拌凉粉,青椒抄鸡蛋,紫菜蛋花汤………,算起来足有二十多个菜。

吃完饭,几个人又陪马小华打了一会儿牌,马小华站起来说:“王镇长的家在县城吧,今天回县城吗?要回去就顺路一起走吧。”

王小艳娇羞地说:“想回去,但这得我们蒋书记批准。”

蒋军忙说:“想回去就回去吧,还什么批不批的。现在镇里不忙,王镇长搭乘马书记的车,还给我们镇里省下汽油钱呢。”

王小艳不好意思坐小轿车,刚准备上大巴,马小华喊道:“我车里有地方,就做我这车吧。”

上了小轿车,王小艳动情地说:“我的提拔一直没有好好感谢您呢,今天刚好回县城去,能请您首长一起吃个饭吗?”

“提拔是组织上的事。请客还由我来吧,你镇财政压力大,负担较重呀。”

“穷是穷,吃顿饭的钱镇财政还是有的呀。”

到了县城,已经四点多了。司机问王小艳家在哪里,王小艳说,她在金秋商厦下车,去买点东西。

马小华刚到办公室,就接到王小艳的邀请短信,“晚上请您吃饭。”

马小华忙回信说:“六点以后我联系你。”想了一想,接着又发了一条短信,“我单独请你吃饭。”

“单独”一词给了王小艳以极大的想象,虽然听说马小华好色,但是对王小艳这样的政治女人,除了身体资本外,别的也没有其他优势资本了。俗话说,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王小艳任镇长后,一直没有当面表示过感谢,王小艳知道,这可能与狼共舞,但是这匹狼,在她的眼里,并不像人们说的那样凶恶、残忍,而是有着温情和果敢。

王小艳在金秋商厦下车,一来不想回家,怕在乡下教书的老公万一回家,自己晚上就不好出去,只好假装准备到商场里买点东西。二来又怕遇到熟人,就漫无目的地在五楼的衣服柜台前假装买衣服,在那里等马小华的电话。

离六点还差一刻多些,马小华打电话过来,说有一辆别克轿车已经停在商场门口等她。王小艳忙从商厦出来,一看果然有辆别克轿车停在那里,忙走了过去。驾驶室里一个带着目镜的男人问道:“您是王女士吗?”王小艳点了一下头,问道:“去哪里呀?”带着目镜的男人说:“市郊的一个休闲山庄。”

一路无语。车子下了高速后,七拐八弯地在小山脚下的一个大院门口停了下来。

王小艳刚从车子里出来,一名十*岁模样的女服务员连忙迎了上来。王小艳跟着服务员乘着旋转电梯来到八层的一个包间。包间里金碧辉煌,偌大的餐厅里,只见马小华已经在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