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部分 (第1/4页)

献于圣上面前吧!”

高仙芝俊脸数变,面色潮红,半晌后忽然大喝道:“边令诚,你一名内宫小监,懂得什么韬略军事?竟敢在本帅面前胡言乱语,给我滚出去,本帅意下已决,即刻退守潼关,封二之计本是良策,皇上乃是圣明天子,当知我们为臣子的苦心。你想怎么奏,便怎么奏罢,本帅没有闲功夫听你疯言痴语,恕不奉陪。”此言一出,帐中诸人齐的一惊,接着听高仙芝大喝道:“左右何在?送监军回帐,没有本帅之令,不许他再见本帅。”

帐外牙兵高声领命,进来两人左右挟住边令诚的双臂,将其架往帐外。边令诚圆睁一双桃花眼,原本就白嫩的面色更加惨白,被人架着离帐,语不成声的道:“好……好……,高仙芝……你……你们等着……”口气怨毒不已,转眼被拖出帐去。

高仙芝怒气未平,对萧、封二人厉声道:“此事荒唐之极,谁也不许外传。”萧、封二人哭笑不得,忍俊领命。高仙芝又道:“萧云,你在安西任跳荡军日久,暂且留在我身边,如今军不成军,一旦有什么特务,只有你才能胜任。你可听本帅调遣么?”

萧云微一犹豫,高仙芝转头直视他,沉声道:“你若怕死,本帅绝不勉强。”萧云脑中顿时一热,忘情叫道:“大帅,你当萧云是什么人啦?”接着一跪到底,大声道:“末将领命。”

高仙芝大笑数声,忘乎所以的说道:“咱们安西将兵携手一战,给天下的人瞧瞧罢!”封、萧二人一齐点头。封常清道:“大帅,为防边令诚妖言惑上,封二这就出发求见圣上,面陈战情。”高仙芝神情略显疲惫,点头道:“小心谨慎,快去快回。本帅也须传令大军连夜开拔了。”

封、萧二人辞了出来,各行其事。柳傲瞧见萧云去了老半天终于回来,连忙迎上。萧云心中左右难决,暗想此去于私于公都须在潼关了结,谁先谁后,本也说不清,当下对柳敖道:“军队里不比民间,如今我们要想随在军中,只能象普通士兵一样听命行事才行。我已探听到,大军即刻便会退往潼关,如此正是天助你我,军中耳目众多,咱们借其助力,更易查探成无心的行踪。”

柳傲沉吟片刻,道:“助我那位高人说过会给老夫送来成无心的确实消息,但眼下这般混乱,却不知能否联系上我们。你说的也有道理,既然此去是往潼关,也不违你我的计划。”萧云见他并无异议,心下顿觉一松。

少时鼓声擂动,喝彩声阵阵响起,却是高仙芝下令大开陕州府库,将其中的丝绸布匹分赏全军。接着一把火烧了仓库,全军拔营回退。路上一刻不停,全速行进。数日过后,已可望见潼关谯楼,忽听鼓声急促传来,队伍从后往前大乱,却是安禄山的叛军先锋已经追踪而至。

萧云与柳傲身处前军,听得鼓声有异,回首望去,只见身后唐兵如海潮一般黑压压的仓皇逃奔而来。萧云连忙招呼柳傲上马疾驰,赶在人潮之前冲进潼关城门,这才避过败军如山倒时的挤踏之险。他听那鼓声乃是战鼓,心知定是高仙芝下令断后的三千铁骑与敌军追兵展开了交锋,当下将马匹交给柳傲看管,自己欲奔上城楼张望,才上到二层,就听鼓声又变,金锣齐鸣,却是全速收兵溃退的信号。

他惊想到:“三千铁骑竟也不能阻得贼兵片刻么?”脚下不停,上得城楼向来路望去,只见奔逃而来的唐兵丢盔弃甲,人仰马翻,绵延数里,尘烟飞起如云,哪能瞧见双方交战的情形。

此时急也急不来,潼关城门大开,等着溃退的士兵进入关内。城楼上挤满了往外焦急张望的士兵,吵吵嚷嚷,乱作一团。萧云越发着急,只见高仙芝的帅旗停在城外两里处已近两个时辰未曾移动,想来是在部署御敌与整肃溃退的军队。不知谁人高叫道:“看呐,安禄山的骑兵。”众人哗然远望,只见两队旋风一般刮来的骑兵一左一右往高仙芝的帅旗处汇集冲击,其间已无唐兵阻隔。众人虽然心惊,但见主帅遇险,却又恨不得冲到阵前保帅。但为时已晚,只能眼睁睁作壁上观。

高仙芝的帅旗终于缓缓往潼关城下移动,接着传来震天价的喊杀声,战马悲鸣,金戈交击,保帅的数千牙军已与敌军短兵相接。

潼关城上众人瞧得热血沸腾,一齐放声大吼,为己方助威。但热情未持续片刻,就见牙军四散溃退,竟在瞬息间便被敌骑冲得阵脚大乱,败象已成。此时帅旗已到了潼关城外半里处,却又停住不动。城楼上的观者齐声大呼:“大帅退回城来,大帅退回城来……”,却见敌骑在追击之中拉长了队伍,也已乱了阵势,在最前的数百敌骑瞧见高仙芝的帅旗飘扬,抢功心切,不顾一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