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部分 (第1/4页)

行人从昨夜至今日凌晨一刻不停的杀敌,早已成了强弩之末,这围如何突得出去?

柳傲奋力又抹掉一名敌兵的脖子,忽的气接不上来,连忙踉跄着退入刀阵当中,情急之下猛催内力,只觉喉头一甜,哇的喷出一口血痰。但那口气却怎么也接不上来,将脸也憋成了猪肝色。萧云正好回头察看,瞧见柳傲仰天倒在地上,连忙抢至他身旁,欲伸手扶他起来,却见柳傲狠狠的抽动着脖子,终于呼噜一声狂喷几口鲜血,那口堵住的气终于疏通开来。柳傲猛吸几口,面色甚是欢喜,拉住萧云的手,说道:“男人一生,原该上一次沙场的!你在所到之处画上牛形暗记,那位高人看见便会与你联系。你记住答应老夫的话,杀……杀回去……我……去见我儿啦……”,话未说完,已经咽气。

萧云眼见柳傲竟被活活累死,忽觉悲从中来。心里只剩下一个念头,无论如何也要杀回潼关去。忽听潼关方向战鼓擂动,筝笳齐鸣,高仙芝下令出兵了。

萧云与众青衣刀手为之精神大振,疯狂的向着潼关方向冲杀。众人皆已接近油尽灯枯,杀着杀着神志恍惚,仅知凭本能挥刀格挡砍杀。萧云脚下发软,忽被地上浓稠的鲜血一滑,仰天栽倒在地,眼前忽见一面大旗,上写刚劲有力的“封”字,顿时心下一松,暗想:“封二哥来啦!”接着便晕了过去。

等他再次睁眼,已是一日一夜之后。耳听外面喝彩声阵阵传来,潼关城内似乎热闹非凡。

萧云试着动了动手脚,除了数处皮肉之伤,幸未有大碍。他暗自庆幸,想起柳傲遗言,却又一阵黯然。当下爬起床来,瞧见自己身处伤兵营帐内,旁边两名青衣刀手身上带伤,惊喜的瞧着他道:“萧校尉,你醒啦。”

萧云犹如梦回,此前的记忆忽然不那么真实,点头问道:“回来了多少人?”其中一名青衣刀手面色立黯,语带悲调道:“连校尉郎,一共五人。有两名兄弟回来后伤重不治,活下来的,就是我们了。”说罢掩面拭泪。

萧云心头一震,极力让自己平静下来。躺回床上不再言语,连自己也不知自己在想些什么。帐外传来高叫:“大帅巡营。”就见帐帘被人挑起,一脸憔悴的高仙芝走了进来。

帐内能动的伤兵当即下床,高仙芝将手一挥,微笑道:“本帅能守住潼关,你们都是功臣,不必多礼。”萧云早已站起身来,高仙芝对他笑道:“好个斩头校尉,你这番可是奇功一件阿,本帅定会保你洗去罪罚,论功行赏。嘿嘿,你没事吧?”

萧云一拱手,淡淡说道:“全靠大帅谋略得当,又派封二哥率兵来救,末将这才侥幸逃得性命,还能战。”

高仙芝哈哈大笑,击掌道:“好好好,众兄弟听着,萧校尉与一众义士烧毁了贼兵攻城器械,贼将崔乾祐恼羞成怒,昨日倾巢出动前来攻城,被我军奋力击退,今日又听探马来报,安禄山已在洛阳称帝,却未派援兵前来协助攻城。此战胜负已决,潼关城守住啦!”

众伤兵顿时欢呼雀跃,高呼“大帅必胜”,营外兵士送入羊肉酒水,犒赏众兵士。高仙芝转头对萧云道:“陪本帅出去走走。”萧云领命,跟在他身后。

二人才出伤兵营帐,只见一名牙兵气喘吁吁的奔来,大呼道:“大帅,大帅,监军回来啦,说有圣旨,请大帅速往帅帐接旨。”

高仙芝眉头一皱,自言自语道:“边令诚回来了?”萧云忽然有不祥的预感,问道:“他不是回长安见圣上去了么?”

高仙芝默然片刻,对萧云道:“走,随本帅前去接旨。”

一行人来到城上谯楼前,只见兵士们面色戚然,北风将数不清的大旗刮得咧咧作响,一股无形的萧杀之气弥漫着。

萧云扫眼过处,忽见谯楼门前一张草席上躺有一具无头尸身,旁边一张小案上放着人头,却是当朝名将封常清。萧云惊呼出口,高仙芝猛的顿下步子,拼力从喉咙里挤出两个字“封二”,一把按住欲抢上前去的萧云,沉声道:“不可造次。”

正在此时,数名陌刀手冲了过来,将高仙芝团团围住,边令诚扭着步子走了出来,瞧了一眼封常清的尸身,阴阳怪气的对高仙芝说道:“大夫也有恩命。上前接旨。”

高仙芝放开萧云的手,轻声道:“大唐气数已尽,你走吧,别再进军队了。”萧云大怔,心乱如麻,恍惚间听见边令诚宣读了圣旨,却是说高仙芝营私舞弊,扣减兵士粮饷。只听高仙芝跪地大喝道:“若圣上欲治本帅不战而退之罪,本帅无话可说,但说本帅盗扣兵士粮饷赐物,这是诬蔑。”

边令诚冷笑着上前两步,居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