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 (第1/4页)

即时不用牙齿和舌头,只用眼睛,也能感受到那种紧致酥弹的口感,以及蓬勃欲出的焦香味道。

调料中,姜汁和洋葱丁里的香辛分子,祛除了鸡肉里最后一丝淡薄的腥气。

酱油除了提供最基本的咸鲜味道,也让食材的色泽变得更加诱人。

微甜焦香的蜂蜜,则大大丰富了味蕾上的层次感。

这些原本普普通通且丝毫不显浓烈的调味料,在油气和热力的混合焗焖下,由高温转化,已经看不到太多原本的痕迹,彻底浸润到了鸡肉内部之后,更是催发出食材“太羹元酒之味”的鲜美。

哪怕是鸡身上,为了更好入味而开出来的那些槽口,也由于红褐色的晕染,最终变成让人唇齿欲动的酥壳。

方博觉得,自己的唾液分泌,有些超出正常了。

第四章 鸡和“鸡”和鸡

'''cp|w:667|h:422|a:l|u:/chapters/20153/11/34129766356169969018'''(三游神仙鸡)

中餐菜品,有一个非常笼统,但却又相当简洁实用的评价标准。

色香味俱全。

或许很多人,分不清鲁菜中火爆和油爆的微妙差异,辨不明川菜里油淋跟凉拌的小小区别,品不出沪上本帮白斩鸡浸井水后蘸虾子酱油与广东清平鸡过白卤冷桥的两种口感……可是,品评“色香味”这三个基本要求,显然并不需要太高的舌尖功力。

例如现在,鸡身颜色微黄,是泛着诱人油光的弹爽,锅里剩下那一层混着鸡汁和酱油的浓稠汁水,还不时炸出一小串细密的油泡。

香气,则来源于农家本鸡的鲜气,以及被电饭锅恰到好处的热力给焖焗出的酱油焦香。

至于味道,方博觉得不用另开脑洞去想象了。

因为眼前这只电锅焗鸡,全身上下都写满了四个字。

我!很!好!吃!

他之前那种,因为“被拉下水”而带来的羞耻感,此时在浓厚香味的不断攻击下,已然被另外一种微妙的庆幸所取代。

——嗯,还好自己莫名其妙的,就被孙强这货给安利过来了,要不然,真对不起咱这张嘴。

对了,鸡都焗好了,孙师傅你赶紧捯饬出来啊。

斩件啊。

装盘啊。

开吃啊。

还磨蹭什么?哥不是矫情的人,不会客气的。

可是旁边几个人都只是吸溜着鼻子,并没有进一步动作,方博也只能压制自己“吃货”和“逗比”的属性,一边暗搓搓的吞口水一边老实等着。

就在他怨念丛生的时候,孙强拎出把怪模怪样的小刀。

刀子一掌出头,刀刃内弯,有些像是猛禽的爪子——不久以后,方博会知道,这是西式厨具中的削皮刀,专门用来处理圆形的蔬菜水果,最常见的例如胡萝卜。

没有把鸡弄出来,孙强就这么顶着一般人觉得烫手的高温,在锅里开始了操作。

我去,所谓的电锅焗鸡,从烧制到斩切,都是这么奇葩的么?

等会吃的时候,还有没有更奇葩的规矩?

对了孙师傅,你没带一次性塑料手套啊,自己吃的东西好歹讲点卫生行不行?

眼见方博两眼开始发直,孙强却不知道对方的关注点已经跑偏,反而飘过来一个得瑟的眼神:“大学生,知不知道为什么我不把鸡拿出来处理?”

方博:“……”

大哥,你刚才没难住我,还一直惦记着呢?

方博的确不知道原因,所以很老实的摇头。

并且尽量让自己显得很谦逊、很有求知欲,而不是看向一个逗比的鄙视。

内心满足的孙强哈哈一笑,边下刀,边解释道:“整焗或是白切的菜品,成菜以后,不能马上下刀斩切,因为斩切后食材里的水分会蒸发,肉类的冷缩也会挤出水分,最后口感就不好了,显老。”

有新东西可学,方博马上将对方的逗比小心眼抛至脑后,认真听了起来。

“在酒店里面,一般有两个方法来做二次处理,北菜收汗,南菜过冷。当然,也不是绝对,就好比客家焗菜,多是收汗处理。”

“不过我们今天是自己吃,不讲究装盘造型,所以直接在热锅里处理就行了,同样可以保证口感,还更省事。”

主要还是因为省事吧?

方博眼角抽抽了一下。

孙强说着,手上动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