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部分 (第1/4页)

很正常的事情,而我们当年连机枪数量都不多,防空机枪的数量就更少了,他们根本就不怕。

当年我们团压着一批物资去前线,途中遇到了美国鬼子的飞机,刚好路边有山洞可以躲避,我们一个连,带着两辆汽车就进去了。

美国鬼子的飞行员直接就把炸弹给扔进了我们藏身的洞里,不仅炸毁了里面的两辆汽车,连洞口也给炸毁了,我们一个连都被埋了进去,后来等外面的部队扒开洞口以后,我们连一百多人,还活着的已经不足五十个。

你说说,刚才那个飞机仍的炸弹是不是儿戏?我知道你们是在拍电影,但有些事情是做不得假的,不然我们战死那么多的将士,也不会愿意的。”

王洛深深的皱着眉头,虽然他知道当年那一仗的伤亡很大,但却没有想到美国人会厉害到这种地步,能够直接将炸弹扔进山洞里。

要知道,荣老讲的山洞可不是那种洞口朝天的山洞,而是在路边,洞口朝着马路的山洞。要想做到这一点,飞行员不仅需要计算炸弹抛下以后的路线轨迹,飞行速度等等,还要严格的控制飞机的速度,角度等等。

只要有一个错误,炸弹就不可能准确的落入进山洞里。而根据荣老的讲述,当年美国鬼子的飞机,大约有三分之一都能够做到这一点。虽说不是每一次都能成功,但是起码他们已经掌握了这种技术。

“联络一下飞行员,看能不能做到,如果做不到的话,我们换人。”王洛朝着黄斌吩咐道,这一点的确是他疏忽了,在此之前,王洛只看到了部队的伤亡,却没有看到这些伤亡到底都来自于哪里。

现在他总算是明白了,当年打赢那一仗到底有多么的不容易。(未完待续。)

365:拍摄进行中

因为此时的战争,早就已经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如果再以二次大战时的观念去打这场战争,肯定是要失败的。

美军早已脱离了螺旋桨战机的时代,进入到了喷气式飞机的新时代。

而这种飞机的速度更快,机动性能更强大,更加不易于被击落。除此之外,飞机上要想精准的投弹,也不是一般的简单。

如果是一个久经训练的空军现役飞行员,开着这种老式飞机来做这种动作并不难。

但是很可惜,王洛能够借到美军当时的f84战斗轰炸机,但是却借不来现役的飞行员,在尝试了几次之后,飞机终究还是没有能够完成老兵的要求。

但是每一次的投掷,都被地面上的摄像机给录制了下来。当然了,这个镜头只需要飞机来回的做重复的动作就可以了,前面的地面拍摄还是很成功的。

无奈之下,王洛只好将两台摄像机留在这里,并且将荣老也留了下来,直到他们拍出想要的效果,然后在跟着大部队去拍摄后面的剧情。

王洛则是带着大部队继续赶场下一个镜头的拍摄地,其实这部戏的拍摄地并不多,范围也并不算广。

在这座营区附近,有着当年各种各样的战场模拟环境,有山,有河,完全就是跟朝鲜那边一模一样,而两地相隔本就不远,也是相同的地貌。

所以这也就给王洛的拍摄提供了便利,要想拍摄完全不同的镜头,他们只需要翻一座山就可以了。

当然了。为了拍摄这部戏。王洛同时也请来了大量的朝鲜族的民众来扮演群众演员。

因为后面是要出国作战的。如果敌对势力全部都是汉语,那也不就跟那个世界的那些抗日神剧一样了吗?

连续一个月的拍摄,无论是演员,还是剧组的成员,在身体上都感觉到了巨大的疲惫。

随着东北的气温降低,大雪的来临,又给拍摄带来了新的难度。在零下几十度的气温里,演员们不得不穿着单薄的衣服继续拍摄。即便每一个人里面都套了好几套保暖衣,但还是冻得瑟瑟发抖。

“老谷,部队现在要撤退了,美国鬼子咬的很紧,如果不能够拖住他们的话,我们有可能全军覆没。”团长在临时团部内,对着张士林扮演的营长老谷语重心长道。

“团长,下一波进攻在什么时候?”老谷稍稍有些迟疑,但还是问道。

“不知道,有可能在一周后。也有可能一个月后。现在我们兵员物资补给困难,联军一经发现了这一点。上面要求我们暂时收缩防线,等待物资和后续部队抵达以后,在展开下一次的反击。”团长说道,但具体的计划,他显然是不清楚的。

只不过在这个时候,谁也不会知道,其实第四次战役已经开始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