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部分 (第1/4页)

拓跋玉按照辈分来算比越西皇帝还要矮上一辈,可是他今日竟然敢送上这样的寿礼,摆明了是不将皇帝放在眼中的。更别提这些日子以来两国之间的关系早已经降到了冰点,若是拓跋玉当真送了厚礼还能有所缓和,偏偏他竟然送了一只死雁!谢尚书满面是汗,他也想要强撑着强大的外表,却偏偏从心底深深感到一种恐惧,不由声音低了三分道:“陛下,礼物送到,请恕微臣告退。”

说着,他便转身要离开,太子已然冷笑一声,怒道:“还不拦住他!”

立刻便有护卫拦在了殿门口,谢尚书回过头来,明明脸部的肌肉都在颤抖,却还是大笑一声道:“越西是泱泱大国,当有大国之威!两国交战尚且不斩来使,等何况……我、我是奉我朝皇帝的命令送来礼盒而已,若是陛下因此而怪罪我一介小小的官员。那全天下的人都要笑话陛下没有宽容之心,实在是失了大国君主的气度!”

他这话一出,分明就是在告诉所有人。若是越西皇帝要杀他,那就是犯了两国相争不斩来使的旧例,而且还会惹人笑话。

所有人的脸色都变得很难看,他们没有想到这大历皇帝还没坐稳龙椅,第一件事就是派人来示威。虽然之前越西已经驱逐了大历的客商,可两国之间至少没有兴起战火。眼下看来,这一场战火是再难避免的了。

太子冷笑一声:“今日是我父皇寿筵,普天同庆的日子,你竟然敢送上这样的礼物,分明是在故意挑衅!在这种情况下,纵然杀了你又有什么不可以?故意放纵你才会叫人笑话我越西无人!”

他刚要命人将谢尚书拿下,却突然听见越西皇帝扬起手道:“不必了,放他离去吧。”

众人望着皇帝,都十分惊讶,动不动杀人如同砍瓜切菜一般的人,怎么变得这么仁慈。

李未央却是轻轻摇了摇头,两个国家之间的争斗必然体现在军事之上,而不是体现在斩杀一个区区的使者,不管这个使者是多么的狂妄无理,你若杀了他就已经失去了大国之威,这本身就是极为不利的,谢尚书擦了一把额头上的冷汗,才悄悄退了下去。

太子蹙了蹙眉头,露出有些不悦的神情。可是裴后是微微一笑,低下头去轻轻举起一个酒杯啜了一口,神色悠然。

皇帝目送着那大历使者离去,高声道:“朕自继位以来,一直致力于弘扬我太祖皇帝的盛德,告慰父皇先帝,自诩也是一个英明之君。虽然这些年来时运不佳,年年遇到天灾**,但朕仍尽心尽力做好这个君主。可惜偏偏邻国不安,蠢蠢欲动。刚刚朕接到密报,奏称大历在边关之外陈兵列将,构筑营寨,似有进攻的意图。刚才那刚刚登基的大历皇帝竟然又送来了死雁挑衅!今借这个机会,朕与诸位臣公共同商议,是否要降旨出兵大历,先发制人,保我社稷安危!”

听到这样的说法,所有人都目瞪口呆,一时无人启奏,出现了冷场,他们万万没有想到大历的一次出使,竟然会让皇帝有大兴战事的意图,甚至还主动提了出来。

裴后面上露出淡淡微笑,不动声色之间将所有人的神情收进眼底。

皇帝见许久众人都是目瞪口呆,不由突然改变了原本说话的语调,语气里有一丝诡异的亲切:“诸位大臣有什么建议不妨当庭直奏,朕有言在先,言者无罪,朕自然会虚己纳谏,择善而从!你们不必有任何顾忌,直言无妨!”

众人纷纷对视一眼,皇帝突然起了兴兵的意思,这到底是在试探,还是另有他意?

太子眉头皱得死紧,虽然刚才皇帝放过那个使者,但却并不表明他不会愤怒。尤其是那使者当众羞辱越西送来这样一只死雁,按照父皇的性情,必定是压抑了极端的怒火,想必他要出战一事是真的了。

裴皇后的目光在皇帝面上轻轻掠过,露出一种温柔美丽的笑容,只是眼睛却是毫无温度的。

皇帝见还是没人开口,不由微沉了声音道:“若是今次在这个宴会之上你们不说,背地里却窃窃私语,一旦让朕查之,只有以欺君之罪处治了!”

他的话音刚落,兵部尚书已经站起身来,就在刚才裴后已然看了他一眼,兵部尚书立刻会意,大声道:“陛下,微臣有话要说!”

皇帝自然问道:“你有什么要说的?”

兵部尚书对于军事情况十分熟悉,跪在那里大声奏道:“微臣以为我国此事不宜用兵。正如陛下方才寓意所示,近十年来我国躲每年都有三分之一的省份遭受天灾,或是水患或是干旱,百姓们都要靠朝廷救济生活,还有个别省份出现谋逆需要军队平定,可以说天灾**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