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章 天分仍为天 (第1/4页)

好书推荐: 擎天一棍 七界之都

高歌回到了幽兰谷,引来卢继贤的大不满。

按照卢继贤的计算与谋划,他希望高歌至少要在练气期再驻足五十年,等一切圆融通顺之后,再一股作气地起丹火、凝内丹。

而且他让高歌前去怒金江的本意,乃是因为彼处有金江沙鱼,功效比白头雪鲤的效果还好。卢继贤可没预计高歌在金冠峡与人大打出手,并且废了若干小道士的修为。不过事出意外,高歌反而阴差阳错立了大功,门长肖万霆也亲自传讯加以褒奖,他便也不再计较。

齐恍术与李长青更是两次前来幽兰谷,廉湘气不过,避而不见。两位大道士带来天数门的测灵松柏,确认高除了拥有罕见的微量灵气根骨外,寻常的五行根骨同样也是惊才绝艳,大为欣喜,因此觉得当初送高歌前来幽兰谷的初衷不复重要,便想着将高歌带回天数峰亲自指点修为。

卢继贤不置可否,只是一昧地指责齐恍术不学无术,修为与见识经年没有长进。齐恍术在卢继贤面前执后辈之礼,不敢反驳。

李长青也未能独善其身,他是李家子弟,卢继贤不好说他没有见识,便冷言冷语地叙说道门古往今来的天纵奇才不计其数,但鲜有人能真地攀上修行的巅峰,都是被像李长青这样的庸才给教坏了,白白浪费了许多可造之材云云。

李长青贵为天秤峰的峰主竟然无言以对。

不过两个大道士瞧出来卢继贤是真地喜爱高歌,自然没把卢继贤的话太过以为意。总而言之,这事归根结底还是取决于高歌。

高歌不喜欢廉湘过于随便的作风,同样不喜欢卢继贤过于死板的性格,但还是选择留在了幽兰谷。高歌觉得自己可以寻找一条介于两者中间的风格,不必将任何人的话奉为圭臬,合则用,不合则弃。

两个大道士来了两次,见高歌心意已决,便不再劝,由得他如此,只是嘱咐高歌若有需要,随时回返天数峰。

高歌的金刚魁被怪物高贺打坏了,因为廉湘还在生气,所以高歌无处寻觅丁潇,只得将金刚魁交给齐恍术,让他带去神器门寻相熟的大道士找门路修理。

齐恍术满口答应,却惹来卢继贤的厌弃:“玩物丧志,要贫道说,这玩意儿多用无益,永远都修不好才好!”

转眼三个月过去,高歌按部就班在幽兰谷中修炼,时不时与卢继贤发生争吵。

待得久了,高歌难免对卢继贤的一些看法表示不赞同,更关键的是,卢继贤反对高歌每月去见宇文梨一次,但高歌我行我素,不仅每月去见宇文梨,而且还经常去南谷会见那一群‘狐朋狗友’。

此外,高歌自见到被天魔大法改造之后的高贺,便无时不刻地想要回去天壬七界寻找高昂以及自己的母亲。

卢继贤更不以为然,觉得这是高歌软弱的表现,为了追求煌煌大道,他应该将俗世的一切尽皆抛下才对。

高歌觉得卢继贤的话不无道理,但并非唯一正确,道理固然不错,但他却抛不下家人与宇文梨。

卢继贤除了叹气,别无他法。他不能强迫高歌,因为在他看来,修行必须顺心意而为,否则无法悟道。好在高歌为人踏实,这三个月来静心潜修,并未一味追求精进,而是继续在练气期的各个境界上反复打磨。

这一天,困扰了卢继贤数日的一个难题终于揭开了谜底。

道家有云,无火不成丹,如果丹火不起,丹火不旺,就算练出元神也只是阴神,而当不得阳神。而高歌显然还没有升起丹火,那么他凝聚成的三颗内丹算是什么事呢?

卢继贤起初百思不得其解,经过苦苦搜寻之后,终于有了一点眉目。七天前,他跟高歌借了一枚内丹研习,多方求证、比对之后,总算得出一个惊人的结论。这三枚高歌可以随意吞吐的‘内丹’根本不是真正的道家元丹,而是类似法器的三枚珠子而已。卢继贤将这三枚珠子称为【本命外丹】。

早在数月之前,高歌便能在丹田内形成暂时的虚拟内丹,但那些虚假的内丹通常只是徒有其表,既无实际效用,也无固定形状,更不能轻易取出。没想到在湮之灵气过于充足的情况下,高歌竟然误打误撞地凝聚了三颗与内丹十分类似的‘外丹’法器。

这种外丹,与丹药不同,无法服食,作用更像是法宝。

高歌从卢继贤手中接过这枚外丹,张口吞下。如今高歌体内有三枚这样的外丹。

闲来无事时,高歌就会肆意地调动这三枚外丹,有时会将三枚外丹尽数存于下腹下丹田,有时候又会将三枚外丹存在绛宫中丹田。泥丸宫又称为上丹田,是识海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