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部分 (第1/4页)

在暗中赞叹了一声,当此热闹繁华之地,由外地来的游人,谁会忍得住不大掏银子?

杭州城乃天下商贾云集之地,尤其是从此间出海也极为方便,这里大江港口的船队精通驭浪之术,与北方高丽,以及远悬海外的倭国、南洋等小国多有交集,所以贸易一直繁盛至今。

特别是五代十国以来,除了吴越国之外,华夏各地战乱不断,异域、异国商人一出现便被劫杀一空,安全没有保障,更没有一个良好的经商环境,五十多年下来,导致几乎所有的海外冒险者或商人们,走海上线路,已经习惯经由杭州城进行交易。

要想改变这种状态,只怕还要等大宋一统中原和江南,然后再等着几十年建立信用的时间。

叶尘这一路行来,眼观八方,耳听六路,他细细品味着杭州城,乃至吴越国与大宋格外不同的市井气息,已经渐渐明了此中地原因。

杭州城一直能够占据天下商业的中心位置,除了吴越国这五十多年来是华夏之地唯一的一片净土之外,关键就在于此地的民风性尚自由,商贾以利言行,大街之上,除了维持治安的官吏之外,根本见不到太多的官府人物。

ps:媳妇预产期都过去三天了,宝宝还没有出生的迹象,把我着急的不行。

两更早早送上,求打赏,求月票,求红票,求收藏,求纵横网站的订阅————————

第三百六十二章 小巷伏杀

(非常感谢‘阿亮01’和‘ws进行到底’的慷慨捧场和月票支持。)

叶尘虽然还没有机会去亲眼去看看杭州城内大宗贸易的具体流程,但叶尘已经有了强烈的预感,杭州城的贸易基本上已经有了某种契约关系地雏形,吴越国朝廷和官府应该没有去过多的试图控制商人们的行为和交易,而只是负责维护一个安全公平的经商环境和氛围。

与之相较,宋国江淮之地虽然也是商业发达,但这种发达与繁华比起吴越国还有很大的距离,也有着一些层次或者性质上的不同。

宋国江淮地节的商业中有不少是由朝廷垄断的行业,比如盐、茶、酒、丝绸,甚至粮食。还比如如今负责大运河大宋境内漕运的漕帮,甚至都算是大宋官府机构。

这些吃穿运行最基本的商业组成,受官府影响控制,必定会失去商业该有的活力。

而杭州城乃至吴越国的商业却是根植于对等交易的基础上,没有势力会像宋国朝廷那样,可以很无耻地强行垄断或者干涉。

很明显,对于商人们来说,吴越国的这一种繁荣要更可靠,或者说更长久一些,值得信任一些。吴越国就像是天下群商的一个聚居地,一个可以自由发挥的舞台,他们用自己地辛劳汗水或是智慧狡诈,经自己谋取着最大的利益同时,也给这个当地百姓带来更多的收入,给官府和吴越国带来庞大的税收收入。所谓,无商不富,便是这个道理。

最主要的是,他们不用太过看官府朝廷的脸色。

………………

………………

叶尘的目光从一处大型商号的门口收了回来,心里忽然涌起一丝荒谬地感觉,如果吴越国最终成为宋国一路之地后,以大宋皇帝陛下的强大权**,又怎么可能甘心自己治下的领土,有这么多的利润庞大的生意由商人控制,更不用说绝对不会允许有这么多商人不听朝廷的控制和使唤?

宋国强大皇权的光辉如果真的降临到吴越国的头顶,那这座繁荣自由或者暗中肮脏的国家和城市,还能保持如今所能够拥有的活力吗?

天色渐暗,杭州城热闹依旧。虽然商铺们渐有打烊之意,但是各横街当中地声色犬马场所,却开始准备亮起红灯。

“看完了,该办正事了,不然赶不上晚上的吴越国主给我办的接风宴会了。”叶尘忽然开口问道。

连继城眸中精光闪动,说道:“大人,属下发现了两个人,小猫他们之前传来的消息,发现了四个人。”

叶尘微微一笑,低声说道:“不是六个人,而是十一个人,并且分属四方势力,左边茶楼下那两名书生是是吴越国主的人,不要动他们。其他九个人应该分别是弥勒教、魏信和高成祥的人。他们分别在…………,你找个机会离开,将这些人所在通知小猫他们,待会我将他们引到人少的地方,你们便出手,不能让任何人跑了。记住,除了吴越国主的人打晕就行了之外,其它三方探子各自留下一个活口。”

连继城恭敬称是,对于叶尘总是能够发现他们发现不了的东西,听见一些他们听不见的声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