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2部分 (第1/4页)

募的本地山民,其中许多将士的家,就在由此再往东去三十余里山路一处叫水泉沟的山坳里。最主要的是为了不动摇士兵的军心,守将特意拿出一些粮食救济了士兵受灾的家中。所以大散关守军士气得以保持不说,他们生于斯、长于斯,熟悉这里的一草一木,这样的夜战,又是在他们熟悉的环境中,还占据了地利,祥符国大军虽然厉害,但大散关守将不认为对方能够偷袭成功。

然而,这一千人面对的却是同样数目的特种大队战士,所以结果必然会出乎他的预料,仅仅半个时辰,天桥岭右侧堡寨便失守了。两处堡寨白天有旗号,夜晚有灯号,那里的战况随时会用灯号向大散关主将边指挥报告,可是遇袭半个时辰之后,天桥岭右侧堡塞的灯号便完全消失了。

两寨相连,中间有一道山脊,一侧失守,另一侧便也不可峙了,大散关守将还未狠下决心冒险出关援救,左侧堡寨也告失守。

天桥岭的失守,意味着大散关的优势不再,次日一早,白虎军团再度攻城,密密匝匝的箭矢被数万白虎军团士兵,以钢弦弓像瓢泼大雨一般从天桥岭上向大散关城头倾泻,压制的宋军根本抬不起头来,大散关守将虽安排亲兵以斩首督战,也不过是让士兵冲上城头送死罢了。大散关虽是极重要的关隘,可是山险关险,驻地有限,兵力却只有五千余,这三天的苦战已折损了三分之一,援军未到,天桥岭一失,地理优势也失去了,如何与白虎军团相抗?结果只相持了一日,白虎军团便攀援而上,登上了大散关城头。

城上城下,到处都是死尸,城头的运兵道上,倒毙的尸体一个个身上插着密集的箭矢,仿佛一个个刺猥,而关下,战死的一千多白虎军团士兵的死状也是惨不忍睹,有的被滚木擂石砸得不成人形,有的被火油烧得一团焦黑,还有那身首异处的、怒目如生的,令人触目惊心。

大散关守将披头散发地被绑在大散关的旗杆上,白虎军团将士恨极了此人,因为他的指挥,死伤了那么多的袍泽,自然不会给他好颜色,虽然因为韩涛还没有下命令,未敢取他性命,这苦头却着实吃了不少,鼻青脸肿,不成样子。

……

……

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拿下河东路

大散关失守,陈仓县守将和知县在白虎军团兵临城下之日直接开城门投诚。至此秦州城成为一座孤城。

紧接着党进带领西北边军投降,庆州失陷的消息传到秦州,秦州城内发生兵变,主将及其亲兵心腹被数名部署联手所杀,从内部打开城门,里应外合之下,秦州也被杨继业拿下。

十二月一日,韩涛率领白虎军团和杨继业统领的南路大军主力同时向京兆府行去,一路上渭州、延安府两个大城和九个县城直接开门投降。

十二月十日,白虎军团和朱雀、青龙两大军团于京兆府城外胜利会师。至此秦凤路和永兴军路,十三州,四十七个县全部归附祥符国,只剩下曾经为汉唐古都,上千年以来,便作为西北核心的大城京兆府,也就是长安城。

长安城是天下有数的名城,也是历史上极难从外面攻克的坚城。甚至历史上长安城就从未被从城外攻克过,每一次的陷落都是因为内部出了问题。前期宋国也将两路中不少能战之兵收缩至长安城中,加上城内城防军,守军多达十万,且这两个月以来已经做了大量守城准备,守城军械和各类守城武器装备应有尽有,最主要的是囤积了供大军所用三个月的粮草。而祥符国三大军团十二万人,再加上一路投诚的四万宋军,总共十六万人,拥有祥符国各种攻城利器。

……

……

此番南征,大辽可谓倾国而出。二十万精锐皮室军常备骑兵,除五万在西京道防范祥符国之外,另外十五万倾巢而出。此外,还出动了三万渤海军、二万余汉军。后面,还有源源不断的部族军正接到征召……

大军分成东西两路,室肪统领的是清一色十万皮室军,全部是骑兵。而另外一路南院大王萧万达统领的则是五万皮室军,三万渤海军和两万余汉军。

所以,真正的重点自然是在西路室肪这一路。此战的关键也是在真定府。另外萧万达十万大军则是又兵分两路:三万皮室军骑兵直接绕城而走,一路南下负责烧杀劫掠,打草谷。另外两万皮室军再加两万汉军和三万渤海军这些天攻克了四个县城,七个军寨,如今则全力攻打河间府。

所以,如今宋辽之间在战争,主要集中在真定府和河间府这两个大城之上。这两个大城一破,宋军河北两路自李继勋亲自坐镇的大名府往北,除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