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部分 (第1/4页)

军退到吴郡,以此为战线,此处易守难攻,左据太湖天险,右有浩瀚东海,前可以神亭岭为据点,派一大将把守,万夫莫开。此间,主公屯兵于后,与神亭岭遥相呼应,为后援。同时快马致会稽太守王朗,此人与主公相交甚厚,互为唇齿,说利害,可请出兵相助,引大军出渐江(不是现在的渐江省,是一条江),据富春,屯乌程,保泾县,以为后援。为今之计,欺张浪军士连连做战,士兵或多或少兹生厌战之绪,只要拖上时日,徐州虽谷石丰盛,但一州之地,如何能支持如此大量军队长年做战?况且张浪收编不少牛渚降军,多半者迫于无奈,只要主公派细做前去连络,可为内应。加上我军坚守不出,待彼军锐气尽失,兵将思乡,此际才出兵击之,那时里应外合,方为上策,可败张浪,壮我军声威。”

众将直言此计大妙,刘繇转悲为喜,眉头顿解,众赏出谋之人,此人为谁?徐宣是也。徐宣,字宝坚,广陵郡海人,年方弱冠,极有才华,黄巾之乱时,避于江东,后表现出与他年龄不相有的沉稳大气,才华横溢。刘繇也赞叹不绝,并且聘用为别驾从事。记的史上说此人极受曹器重,历任齐郡太守、魏郡太守等。曹丕继位后历任御史中丞、尚书,封关内侯。魏明帝继位之后,徐宣历任尚书左仆射、侍中、光禄大夫,晋封津阳亭侯。徐宣历事三朝,甚受信任,魏明帝始终不许他辞职。徐宣死后谥号贞侯。只可惜如此一个内政人材,明珠暗投,为刘繇无能之辈所用。

只有一将不以为然,高声厉道:“汝等文弱之人,安知军机大事,主公千幸万苦打造的秣陵防线,难道就要这样轻易放弃吗?况且秣陵为主公基业所在,一旦弃之,动摇根本,此事不可为,末将求主公下令,于糜愿一决死战。”说话间从众将前排走出一个彪形大汉,身长八尺,粗眉小眼,阔嘴长腮之人,衣着战甲,声音相当雄壮,极有气势。

众人急视之,乃是大将于糜,于是无人敢做话。因此人颇有武力,左右拉弓,军中只在张英和陈横之下,为刘繇军中三号人物,心气甚高,又得刘繇重用。众人都不想得罪,沉默不言。

只有徐宣脸色正容,抬头挺胸,一步不让,平凡的外表却一点也不青涩,反洋洋洒洒,有着极不符年龄的冷静,脸色极为严肃道:“于将军不可做匹夫之勇,想想曹,袁术兵多将广,还不是对张浪一点办法也没,我军只可智取,不可力夺。江南地形错踪复杂,水网密布,又有山越等异族视汉军为侵略者,并且豪氏大宗、望族林立,民风又极为排外,试想徐州之兵,如何能安稳于江南,此皆我军先天之利,可好好利用,只是退守一些时日,其军不战自乱,望主公三思。”

于糜充耳末闻,怒道:“徐宣,汝是否收张浪什么好处,如此为他说项?传闻汝舅徐平在淮安为相,难不成你有投张浪之意,想借机劝退主公,好让张浪兵不血刃得到秣陵乎?”

徐宣脸色一变,也不由怒火中升,挥袖气极厉声道:“于将军,请你不要含血喷人,舅徐平与吾何干,二人各为其主,属下则全心为主公出谋画策,丹心可见,汝怎么可污蔑徐宣?”

于糜竟有些得意,冷笑道:“那为何百般劝主公放弃秣陵,改奔吴郡。吴中多盗贼,谁人不知?严白虎集众手下数万,自号东吴德王,其弟严兴骁勇异常;吴郡太守吴贡,为人胆小怕事,见风使舵,手下使却能人异士倍出,又对主公态度暧昧难解,极难防备。谁敢保证不会在背后拖主公后腿?又有陈矫等众多贼军横行吴郡,我军如何能安身?”

徐宣脸色铁青,大声激昂道:“吴中盗贼多为乌合之众,太守吴贡又是无能小人,此等碌碌无为之辈,何足挂齿。试想天下之人,谁不知张浪野心,先自领州牧徐,名不正,言不顺;然后无旨又再战寿春,无异造反;杀了淮南公路之后,接着竟马不停蹄图我秣陵,其豺狼之心,众人皆知。只要派人前去吴中痛陈历害,假如平定秣陵,接下来必是吴中之地,其居安思危,反会助主公一臂之力。”

话气相当激烈,明摆要和于糜对搞,看来徐宣也十分不满和激动。

众人听的颇颇得头,对徐宣之解多有赞同之人,认为战事不利已,不如避之。

有人则想,徐州军这么历害,这样打下去看来也是输,不如投降算了。想的人多,却都不敢说出。

江东多为安逸之辈,此战后暴露无疑,有人开始暗思如何保家保命了。

于糜不屑道:“片面之词,怎可成真?我军有数万,且训练有素,如此便退去,弱了主公名头不说,恐天下人笑话我军胆水如鼠,试想以后如何主足扬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