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部分 (第1/4页)

何若薇忙道:“就是就是,可见表婶你还是疼我。”

表婶笑了笑,终还是没说什么。

到了晚上,何启望派人送来书信,约何若薇中元节一同出去游玩。何若薇本不愿出去,可是怜月在一旁却热情高涨,捡了好多有关中元节的事说给何若薇听,何若薇见怜月如此高兴,不忍扫了她的兴致,便让人带了口信给何启望,答应中元节一同出去。

打发走来人,何若薇又想起下午楚子清的事,屏退不相关的人独留下怜月。

“怜月,派人去平安街那附近打听下楚子清的事。”何若薇吩咐道。

怜月不解,低声道:“小姐,你这是干嘛?”

“最近心理有些不安,总觉得有事要发生。你也别问我,这事你去办了,回头我再给你解释。”其实何若薇也说不清心里的不安从何而来,虽然心里打定主意不再理会楚家的事,可是人就是有劣根性,架不住好奇心。而楚子清在何若薇的认知里不仅危险看不透,还时时透露着奇怪,而这一切都引得何若薇对楚子清好奇极了。再加上女人独特的第六感,何若薇始终认为当未知的事要发生时,不管知道了什么都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了主动权。

怜月听何若薇这样说道,也只好应下,顿了一下,怜月问:“小姐,我们什么时候回家?”

何若薇的头又开始疼了。

第四十五章 夜叉面具

没过几天就是中元节,一大早泰王府就按着风俗设了香堂香案由道士念经祭奠祖先。中元节在何若薇前世也称鬼节,本来在这一天,一到晚上大家都不出门。可是来到这异世,这才发现这里的中元节又大大的不一样。一到晚上,家家户户都打开大门,在门外挂起风铃,风吹铃动,据说这样可以引领故去的先人回家。

如同盛大的节日一般,皇城的西门外早早就树起了近三十丈高的灯树,顶尖处挂着巨大的风铃,一有风过,就发出叮叮脆响,站在京城的任何一个角落都可以听到那清丽的铃音。当西天边最后一抹金棕色的阳光消失在地平线尽头时,在幽暗晦涩的经诵中,司天监点燃了巨大的树灯,在轰天响的十二记火炮声中,一年一度的中元节拉开她神秘的面纱。

怜月早早就为何若薇打扮好,一身合体的淡粉色轻罗衫,层层叠叠的宽大裙裾用银色绣线勾画着样式复杂的莲花,每一步的走动,裙摆间的莲花都好像在明明暗暗中盛开和凋谢。

何若薇没让何启望来泰王府接她,用过晚饭后,自带着怜月从后院角门过穿堂出了府院。沿着泰王府的街巷一路向东走去,转过巷口,热闹的人群,吵杂的声音就如同翻涌的海浪一般向何若薇扑来。

“小姐,好热闹呀!”怜月也被眼前这繁华的一幕所吸引,紧紧拉着何若薇手东张西望。

这恐怕是何若薇穿到异世第一次过如此盛大的节日,熙熙攘攘的人群,路边高声叫卖东西的小贩,这一切陌生而又熟悉,却深深吸引着何若薇。如同初进大观院的刘姥姥,何若薇只觉得怎么看也看不够。

顺着人流,何若薇和怜月一路向东走去,她和何启望约好在玉带河边相见。行至玉带桥附近,道路两旁全是卖面具和花灯的小商贩,何若薇见那些面具稀奇又古怪,不由走到最近的一个小摊位上,拿起一个昆仑奴面具仔细把玩,精美的雕工,唯妙唯巧的神态,让何若薇爱不释手。

“这位夫人,买一个面具回去吧,能消灾避难。这昆仑奴面具最好卖了,这不,剩最后一个了。”热情的商贩见有生意上门,忙上前拢活。

何若薇并不在意鬼神之说,只是见手上的面具有些意思,笑了笑,转头见怜月抱着一个夜叉面具一副开心的模样,何若薇便付了两个面具的钱拉着怜月离开了小摊位。

将面具戴在头上,世界仿佛在一瞬间换了一个样,放眼看去,行走来往于身边的人都戴着不同的面具,全然像是行走在另一个世界之中。

这也许就是中元秋的奇妙之处。

当巨型绚丽的烟花在天空绽放时,何若薇抬头看去,在巨大的黑夜之幕上,那些美丽的烟花仿佛带着魔力的花朵一般,争相开放,发出最夺目的光亮和美丽。

“好漂亮!”何若薇不由喃喃轻声道,在欢呼的人群中,何若薇第一次笑的自在而舒心。

当一个七色的烟火最终消散在天空中时,何若薇这才转头道:“怜月,我们走吧!”可是身边空空无一人。

嗯?

何若薇一怔,怜月那丫头跑哪了?四下一看却全是戴着面具的人,哪里看得到怜月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