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部分 (第1/4页)

盈利过,并且在可预见的将来,也看不出它盈利的可能性。虽然亏损的数额占到丁氏集团经营规模的比例极低,九牛一毛,沧海一粟,微不足道,何足挂齿,但是,所有的实体都是赚钱,只要出现了一个赔钱的实体,那么就要找出原因,并予以解决,否则开了这么一个坏头,将起到一个不良的示范作用,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第一张倒下了,连带着将第二张也推倒,第二张倒下,又将第三张推倒,长此以往,丁将不丁,氏将不氏,集将不集,团将不团,合起来说,就是“丁氏集团将不丁氏集团”,就像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一样,小洞不补,大洞吃苦,如果不认真对待花店的亏损,那么,以后所有现在盈利的企业都可能沦为亏损的状态,所以必须要对花店的情况予以足够的重视,并找出亏损的原因,进行认真的解决。

丁逸焉有不知花店的亏损原因?花店是他追求薛宝钗的工具,他曾经下定了决心,送花送到薛宝钗理睬他为止,但现在花送了几个月,薛宝钗虽然将花照单全收,却从来不让送花人进薛府的二门,只能在进了大门之后将花放下立即就走,连二层门都不给进,对待丁逸的手下尚且如此,别说对待送花的主使人丁逸了,只要是丁逸打给薛宝钗的电话,薛宝钗直接挂断,从来不跟丁逸说一句话;丁逸高薪聘请的情书专家写的情书,无论是通过寄信、短信或是电子邮件的方式,发了出去,总是泥牛入海,毫无回音,看来丁逸的这次送花求爱行动,并没有起到丁逸预想的效果。

人家说把钱扔到水里还能听一个响,但丁逸的送花行动,尤如将钱轻轻地放到了水里,连一个响声都听不到,丁逸在探讨,自己的送花行动是不是彻底地失败了呢?

既然失败了,人总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所以丁逸决定换一种其他的方式,换一种更经济更科学更有成效的泡妞方式。

但换何种方式,丁逸暂时还没有具体的想法,只能慢慢地琢磨,不过既然已经认定了送花行动是一次失败的行动,丁逸决定取消了这次代号为“我爱你爱你爱死你”的行动,说干就干,丁逸当机立断,从做出决定的第二日起,就取消了给薛府的送花行动。

450

这样过了几日,丁逸还没有想出换哪一种方式去泡薛宝钗,薛宝钗却主动打了丁逸的电话,约了丁逸见面,地点在“玫瑰海”茶社,时间是次日的下午两点,人物是丁逸一人,薛宝钗一人,事情是谈话,至于是什么谈话内容,薛宝钗没说,丁逸暂时也猜不出来,他也不愿去猜,任何事情有个悬念总是个好事,使生活增加了很多乐趣,如果在任何事情还没有发生之前就已经知道了结果,那生活就太平淡了,所以丁逸并没有费劲去猜薛宝钗的意图,不过薛宝钗主动约自己出来,比起避而不见、不接电话的这种态度明显是一个很大的进步,只要有见面的机会,就能够当面沟通,丁逸就可以把自己的爱慕之情在薛宝钗面前表露无遗,那就有成功的机会,所以丁逸很高兴,在接受了薛宝钗的邀请之后,丁逸打算欣然赴约。

在那天的中午十二点,丁逸吃过午饭之后就开始了准备,对他而言,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约会,所以丁逸要进行精心的准备,他开始了涂脂抹粉行动,在往脸上搽了二斤粉之后,这才醒悟过来,自己是本书的第一兼惟一男主角,是男主角而不是女主角,涂脂抹粉的行动不符合男主角的身份特征,容易被人误会自己的性取向,别人误会了倒也罢了,如果被薛宝钗误会了,那就后果严重,自己的泡妞计划很可能彻底泡汤,虽然“泡妞”与“泡汤”这两个词中,均有一个“泡”字,但其含义却有很大的差别,如果计划泡汤了,这对丁逸的打击可就太大了,为了不让这一伟大泡妞行动泡汤,丁逸就不能让薛宝钗误会自己的性取向,为了不让薛宝钗误会他丁逸的性取向,丁逸就要把脸上重达两斤的脂粉洗掉,为了把脸上重达两斤的脂粉洗掉,丁逸就要去寻找一个脸盆,为了寻找到一个脸盆,丁逸就要启动他的寻找脸盆之旅,于是丁逸就开启了他的寻找脸盆之旅。

丁逸历尽千辛万苦,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成功地寻找到了一个脸盆,丁逸望着这个脸盆,激动得热泪盈眶,有了这个脸盆,丁逸就不用担心自己被薛宝钗误会他丁逸的性取向,自己泡薛宝钗的计划就有望成功,成功之后,本书就能胜利截稿,截稿之后,丁逸的演出任务结束,自然就能拿到作者大人的分红,分红之后,丁逸就可以逍遥快活,就可以给自己放一个大假,去享受人生去也,岂不快哉?所以寻找到这个脸盆的意义,是非常重要而深远的,若不是这个脸盆,丁逸的泡妞计划就泡了汤,丁逸的人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